首页 > 海南美食节:端午“粽”飘香 你“粽”情于谁?
海南美食节:端午“粽”飘香 你“粽”情于谁?
来源:南海网     作者:陈曼莉    2011-06-06

  眼下,打听海南哪里的粽子最好吃,想必食客您也未必说出一个标准答案。可谓众口难调,众说纷纭。笔者挑选出海南四种粽子,看看食客究竟“粽”情于谁。

  采用当地富硒粽叶、糯米、黑猪肉精心制作出来的定安黑猪肉粽,在海南粽子行业异军突起。该县生产的“文宗粽”更是飘进了上海世博会,极大地扩大定安粽子的知名度,逐步形成知名品牌。

  据媒体报道,为打造品牌优势,定安当地政府部门提出力争实现黑猪肉粽“三个统一”,即包装统一、规格统一、质量统一。到时,定安粽子在端午节将统一的标准进行销售,并成立定安粽子行业协会。

  不过网上也有网友指出,在海南,有黑猪的地方不仅只是定安,如屯昌的黑猪其知名度并不差于定安;万宁的和乐粽子也在海南坊间有名,如果只是用黑猪肉包粽,其它市县均可做到。如果,定安的品牌战略要有长远眼光的话,那一定要好好挖一挖淹没在定安粽子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底蕴。

  不过今年随着粽子产业在海南越来越受到重视,定安粽子一枝独秀的局面也将会被打破。在6月2日开幕的儋州粽王美食文化展示活动中,重340公斤、用掉2000余张粽叶、供500名部队官兵食用的“粽王之王”的巨型那大粽子亮相,这也打破了之前定安保持的613斤粽子王的记录,此举宣告作为同样是老资格的儋州粽子也将会在粽子产业中树立自己的品牌。

  网上这样评价那大粽子:馅多料好、精工细作,且经过那大传统民间手艺制作而成的粽子,以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著称。

  与定安黑猪肉粽子品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大粽子在选料上比定安粽子要丰富得多,现在已经形成有香肉粽、红鱼粽、虾米粽、鱿鱼粽以及干贝粽等20种口味的那大粽子。儋州作为海南渔业发达的市县之一,其海产品丰富,加上那大粽子就以用料多在省内传佳名,在粽子产业化趋势下,充分挖掘海产品的潜力,形成了极具儋州特色的粽子品牌,这些都比只有定安单一品种粽子更加吸引人。

  如果单单只是介绍上述两种粽子的话,澄迈瑞溪粽子和万宁的和乐粽子显然不乐意了。作为同样出品众多美食的澄迈和万宁,此番借着海南美食文化节的开展,以其独特的地方魅力叫板定安和儋州的粽子。

  先说澄迈,话说在澄迈瑞溪有一曾姓市民,在澄迈已经经营粽子有70多年,现在已是传承三代人了。本地没有黑猪,我可以进口,本地没有新鲜粽子,我可以去五指山采摘。澄迈瑞溪粽子所选用的猪肉均是由屯昌经营正宗当地黑猪肉的商家提供,肉的质量自然不必说,并且这种肉经过高温烹煮后,肥肉部分已经化为油脂溶入糯米中,而瘦肉部分也是入口即化,其次是粽子里面的咸蛋黄,以澄迈九龙溪边的蚌为食物的本地鸭子,产下的鸭蛋极具营养,据传粽子里面的咸鸭蛋黄比普通的咸蛋黄油脂明显要多,但是却一点都不腻。 最后需说的是粽叶,采摘于五指山上的新鲜叶子,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煮出来有种天然的清香味和淡淡的黄绿色。怎么样,你动心不!

  最后万宁要说话了,咱家的和乐粽子也不错啊!客官请看:

  所谓好山好水出好粽,美丽富饶的和乐镇的小海是太阳河的温泉水与六连岭的山泉水在这里相伴流入大海,加上生态保护很好的和乐小海湿地,成为候鸟们捕食、生活、过冬的最佳栖息地。和乐粽子所需的“吃海鲜的黑猪肉”、“喝海水的咸水鸭鸭蛋”和“太阳河边的糯米稻”等绿色原料皆产于此。

  和乐粽子原料中的糯米取材独特,由于和乐的水一半是太阳河的水,一半是回潮进来的海水,所流经区域产出来的糯米略带咸味,营养丰富,同时还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常年在沙滩上游荡的万宁黑猪,食用由小鱼、小虾、海菜和椰子肉一起混拌的饲料,因其独特的食物,造就它味道鲜美、入口即化风味独特的肉味。

  而自由放养型的咸水鸭,其生长环境主要在和乐的小海边的滩涂地,以滩涂地上的小贝壳、小鱼虾、玉米、稻谷为主食。一般的鸭蛋在口感上完全不同,经过腌制后,咸水鸭蛋的蛋黄吃起来很酥香,颜色上也比普通鸭蛋黄,还有点出油的感觉。

  最后是粽叶,采自万宁新中农场一带的深山之中的一种纯野生、不受污染的粽叶,用此种粽叶制作的粽子还具有化湿消疖,行气温中,开胃消食之功效。

  一年端午时节“粽”有情,各家粽子飘香惹人馋。各位看官你“粽”情于谁呢?

  据了解,网友推荐美食仍在进行中,2011海南特色美食文化节由省商务厅主办,南海网、省烹饪协会承办,2011年4月-8月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挖掘各市县地方特色美食文化,推介评选出一批适应海南美食文化发展的代表性美食品牌。更多详情请登录活动官网(meishi.hinews.cn)。

  (南海网海口6月5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吴维杨)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