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庆祝党成立90年周年电影展映《建党伟业》15日海口上映
庆祝党成立90年周年电影展映《建党伟业》15日海口上映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作者:林可婷    2011-06-13


 

(资料图片)

  商报记者昨日从海南省电影公司获悉,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省电影公司将于6月10日至7月20日在银龙连锁影城开展建党90年周年优秀电影展映活动,并以优惠的票价让椰城人民领略影片中老一辈共产党员的风采。这次电影展映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周年优秀电影展映”为主题,展映影片有《建党伟业》、《湘江北去》、《西柏坡》(动画)、《秋之白华》、《惊沙》、《歼十出击》等一批优秀国产影片。

  在这些展映影片中,备受瞩目的建党90周年献礼巨片《建党伟业》将于6月15日在银龙连锁影城隆重上映,该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影片汇集了周润发、刘德华、陈道明、周迅、刘烨、陈坤、范冰冰等上百位影视明星,众多新老偶像同台竞技,精彩演绎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

  记者还从省电影公司了解到,为了做好这次电影展映活动,银龙连锁各影城已做好了该片的放映场次安排等准备工作,欢迎各单位联系包场集体观看。

  《建党伟业》看点揭秘

  南北和谈

  1911年12月至1912年2月,以黎元洪为首的南方革命政权委派伍廷芳,与北洋军阀代表袁世凯委派的唐绍仪进行会谈,这次南北和谈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以及袁世凯篡夺最高权力而告终。

  出场人物:隆裕太后(范冰冰饰),袁世凯(周润发饰),黎元洪(范伟饰),孙中山(马少骅饰),蒋中正(张震饰)。

  巴黎和谈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均遭到拒绝。在巴黎和谈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出场人物:顾维钧(陈道明饰),梁启超(张家辉饰)。

  五四运动

  发生于1919年5月4日,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出场人物:李大钊(张嘉译饰),胡适(吴彦祖饰),罗家伦(王力宏饰),陈独秀(冯远征饰),杨昌济(李雪健饰)。

  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代表50多名党员出席大会。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出场人物:毛泽东(刘烨饰),董必武(王丹戎饰),包惠僧(王学兵饰),邓恩铭(张一山饰),何叔衡(何平饰),陈公博(佟瑞欣饰),陈潭秋(谭凯饰),王尽美(戚玉武饰),周佛海(张译饰),张国焘(李晨饰),李汉俊(周杰饰),刘仁静(黄轩饰),李达(黄觉饰)。

  导演黄建新解密选角拍摄内幕

  剧本 《建国大业》是“作业”,《建党伟业》是“作品”

  黄建新说《建国大业》对他而言像一次“作业”,《建党伟业》则更像一部电影。《建国大业》本身缘起是为了宣传政协,而《建党伟业》在创作上的准备要充分得多。比起《建国大业》开拍前一个月才进组,黄建新这次自然显得从容。编剧团队也相当年轻,像董哲以前在网络上写过穿越小说,不过他对民国时期的历史相当熟悉,也为影片带来年轻人的角度和兴奋点。黄建新说《建国大业》的方案是临时性的,“一些演员没看剧本,靠想象完成的表演。这次严格按故事走,很多角色的戏能独立成章。”

  黄建新自述:《建党伟业》采用的三段式结构互相都是有紧密关联、贯穿到一起的。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这部电影。前期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查史料,研究细节,大的框架一边拍一边改,改了40稿。这部电影难拍就在于,不能有大的历史硬伤,还要艺术创作,编细节,要有时代氛围,还要符合今天观众的趣味,其实是挺难的。

  选角 从“谁能来演”到“谁来演合适”

  《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都主打明星牌,但是选角却是不一样的原则。《建国大业》筹备时间短,基本上就是谁能来就谁演,黄建新说:“因为人家剧组再支持你不能说停就停啊。张国立跟我算了次账,说拍《建国大业》让他自己的剧组足足停了9天”。黄建新还记得当时到上海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一个大的聚会,“需要很多人。然后就问,谁能来?李连杰能来!好就海军司令了,那么陆军总长,谁能来?尤勇能来,好就他了。所以是这样来的,谁能来就拍,像不像倒是其次”。不过到了《建党伟业》,黄建新希望演员跟历史人物能有几分相似或者神似,“所以这次的这些角色,总是有相似的感觉”。

  黄建新自述:《建党伟业》有名有姓的演员有170多个,比《建国大业》还要多,光是片尾演员的字幕就很长时间。这次时间相对充裕,确定演员基本是按照形象、演技和表演风格来综合考虑,谁的气质符合,他(她)与历史人物的相像程度等等。在后期制作阶段,因为影片的需要,有一些人的戏份被剪掉,并不是他们演得不好,确实是最后考虑到影片整体的因素,只能舍弃主线之外的部分。

  拍摄 从“谁来拍”到分组开工

  《建国大业》拍得很急,120天拍摄期里转战90多个场景,差不多每天换一个,黄建新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当时就有张国立、冯小刚、陈凯歌,甚至陈可辛都来帮手。明星来得越来越多,黄建新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三倍。既要合理安排明星的档期,又要把他们“集中演练”。所以他当时的思维是跳跃的,不像传统电影中习惯的拍法,拍完一个场景再去下一个场景,导演常常必须配合演员的时间,踩点似的“流窜拍摄”,为此黄建新甚至动用了三个道具组。黄建新说当时根本没有完整的拍摄计划,“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谁来拍谁”。黄建新还常常在拍摄现场现写剧本现拍摄。“现场有的演员看着我发愣,说从没见过这么拍戏的,监视器旁边放着笔记本电脑,经常是戏照着本子拍了一半,我说,‘停!大家休息一小时。’在电脑上现场写、现场改,打印出来发给大家,‘从现在开始,按这个拍’”。

  而《建党伟业》黄建新一早就安排了李少红、沈东、陆川三位帮手,分工前期韩三平与黄建新也事先商量好,黄建新说:“《建党伟业》我先研究了3个月的故事,结构完全按照电影模式在拍,选演员也是先有角色,然后再想哪位演员适合。拍摄时我们是非常严谨的,任何演员都不可以改台词,吴彦祖因为不认识汉字,我们给他标了拼音,最后说得一字不差。”

  黄建新自述:这部电影片尾字幕包括演员有1000多人,副导演有10个左右。我们请了李少红、沈东、 陆川三位导演各拍了一部分戏,李少红负责拍摄在俄罗斯取景的部分,沈东负责朱德领导的一场战争戏,陆川负责陈独秀演讲的戏份。这三位导演拍摄的戏加起来大概有十分钟。《建党伟业》的拍摄分成了AB组,这种分组拍摄的模式也是国际上常用的,B组主要交给这三位导演掌控,AB组同时进行拍摄才能保证按时完成。《建党伟业》拍摄将近5个月,B组工作20天左右,加起来光是拍摄就有180天。最后的成片130分钟左右。比《建国大业》短6分钟。(记者 郭尚)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