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南海网资料图)
古往今来,海口骑楼五条历史街区就是海口服饰、家电、家庭装饰、灯具等小商品集散地,依据新的业态调整规划,在这场整治中,要把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综合商业区、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购物中心,其业态的改造和调整是这个整治项目的核心,也是街区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骑楼老街的业态将面临怎样的“洗牌变革”呢?26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骑楼老街昔日辉煌 500多家商铺云集
骑楼老街紧衔接通商口岸,自古以来,这些街区都是海口繁华的商业贸易地。海口市骑楼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孟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口骑楼老街曾是近代海南精英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侨商、侨领的家族传奇、爱国义举,都曾在这里一幕幕上演。据记载,这里曾经有500多家商铺,可谓“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见证了海口城市发展的百年沧桑。
26日,记者行走这些街区,逐一盘点骑楼老街上的业态分布。位于中山路一带,聚集着大量的五金电器配件店,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灯具店。因价格经济实惠而颇受当地市民的青睐。在博爱北路段,主要集中的都是一些家庭装饰店,如销售窗帘、布艺、椅套、床被等商品,而新华北路段则有多家规模不一的家电器商城聚集,部分电动自行车商行也集中于此。新华南路段的业态多为鞋店。在骑楼老街中,颇具名气的就是得胜沙步行街,这里是海口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客流旺盛。位于街区中的东门市场更是海口海鲜、农副产品销售的一大集散地。这里是海口市民众多日常消费品贸易地。每到节假日,骑楼老街人流鼎沸,热闹非凡。骑楼老街的商业在海口零售产业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商业低端交通不便 制约老街发展
据了解,2000年政府曾投资600万将得胜沙路改建成“骑楼商业步行街”,并对老建筑进行一定的粉刷,同时投放一定量的电话亭,但都未对骑楼老街墙面的装饰雕刻、花饰进行修复,破败景象和街道电线乱布,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改造后的得胜沙路由于仍是业态单一的服饰商业,无法带来更多的客源,无法吸引游客,因此,这条步行街依然没有实现预期的人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低端的单一的零售业态、交通的可达性差是制约海口骑楼老街向旅游历史文化名街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原有的业态对骑楼老街的人文环境以及遗存建筑都有一定的破坏,现有的业态也已经不适合街区改造后新功能的要求。
老街改造重洗牌 打造城市名片
业态调整则需要对原有的商业进行疏散,引入新的业态形式。记者在日前海口市举行的一次调研活动中了解到,在这次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项目中,已经对骑楼老街的业态调整以及商圈部署进行了规划。依据规划,这些街区将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国际级人文旅游景区——购物天堂,成为城市名片。并划分了8个区域定位:演艺区、旅游、商贸区、红色文化展示区,南洋归侨区、宗教宗亲区、市井文化商贸区骑楼文化展示区、文明记忆区等。
据项目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商圈区域的定位,将直接关系到未来海口骑楼老街的业态的重新定位。在改造的过程中,他们会引进新的业态,在购物区域引入高端的服饰品牌、娱乐业品牌、餐饮品牌如星巴克等,建造或引入一些好的家庭旅馆,公寓式酒店等,同时,希望能让有免税商店的进驻以带动旅游购物。因此,业态的重新调整中,希望老街的原住居民商贩能够根据新的业态规划重新选择自己的商业模式,以期能更加融合到未来骑楼老街的发展。
在今年的“两会”上,旅游行业的专家包括省政协委员也建议,将海口旧城中心街区划为一体并进行交通管制,对老式骑楼进行维护,原有铺面重新定位及装修,将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娱乐场所按所需结构及规律重新设计和排列,建成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业步行街,成为海口商业和旅游业的最佳黄金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