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的水椰
人民网海南视窗万宁6月19日电(实习生蔡汝丹)万宁石梅湾旅游区项目是海南省“十二五”重点项目之一,其中的重点项目石梅湾游艇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然该规划区生长着约1.5亩的珍稀水椰(水椰属一种真红树植物,省级保护植物)。为了保护水椰的生长,华润集团向林业局提出移植水椰,万宁市林业局及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的详细研究后,经海南省林业局原则批准,决定把这1.5亩的水椰进行迁移,现已迁移完成。

移植的水椰长势良好
水椰是红树林群种之一,属省级保护植物,其一般生长在河流出海口的滩涂沼泽地中,潮涨潮落,利于其生长。据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高级工程师刘明虎介绍,他们在万宁境内多方调查发现,牛岭港是万宁水椰生长最多的地方,现保存有几十亩水椰这里周围有水椰生长,土壤条件与原生地一样是海岸沼泽土,多方讨论后,最终决定迁移牛岭港。
6月18日,本网记者来到了石梅湾度假旅游区游艇会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原先存在的水椰都已被全部迁移。据当地群众介绍,这里曾经是一片虾塘养殖地,其中一条河流旁就有1.5亩的水椰。
现场的水椰迁移的技术人员说,他们于6月11日开始对这片水椰进行迁移,根据要求,他们动用挖机,把水椰附近20-30公分四周深挖成土球,挖的深度在80公分以上,这样才能做到尽量保护水椰的根系,直到6月16日晚,这1.5亩、大大小小共约189株的水椰全部完成迁移。技术人员称,迁移的水椰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在遮荫环境下生长,二是修剪枝叶,以减少迁移水椰的蒸腾作用。
据万宁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2010年12月华润集团向市林业局提出迁移种植水椰,同时邀请专家对迁移种植水椰编制可行性报告;后经专家组考察,认为这片水椰生长环境已不再适应其成长。经省有关部门实地勘察后,于5月9日印发《关于石梅湾旅游区水椰迁移种植的复函》,原则同意水椰迁移种植。该局聘请省林科所制定了《水椰迁移种植保护技术试验方案》,并于2011年5月31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通过,6月1日获批复同意实施。

修剪后堆放在现场的水椰枝叶
华润集团于6月11日进行水椰迁移,为尽量保护水椰的根系,他们动用挖机,都把水椰附近20-30公分四周深挖成土球,挖的深度在80公分以上,花费整整4天时间,移植了大株115棵,小株127棵,为提高移植水椰成活率,在专家现场指导下,对迁移的水椰的枝叶进行修剪,以减弱其蒸腾作用,为避免太阳直射同时用网遮住。该次水椰迁移成活率达到85%以上,是海南省首例红树林物种迁移成功的范例。
采访当天,本网记者到了这些水椰迁移的“新家”——万宁市礼纪镇牛岭港看到,这里放眼望去长着各种红树林植物,长势喜人,被迁移来的水椰种植在牛岭港的茄新河边上,用黑色遮光网盖着,周边也长着许多野生的水椰子。
据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高级工程师刘明虎介绍,水椰一般生长在河流出海口的滩涂沼泽地中,潮涨潮落,利于其生长。他们在万宁境内多方调查发现,牛岭港是万宁水椰生长最多的地方,现保存有几十亩水椰。这里周围有水椰生长,土壤条件与原生地一样的海岸沼泽土,最终把这里定为了这片水椰的“新家”,在周围分3处进行种植。在水椰“新家”旁边有一片45亩的红树林海桑,刘工程师介绍这些全是在1年前从文昌市迁移到这里的“外来户”。
华润集团万宁石梅湾游艇会项目工程总监李江华介绍,目前已投入50万作为水椰的迁移费用,并表示还将继续投入50万作为这些水椰的后期保护费用,根据迁移成功育苗情况,在专家技术指导下考虑回迁水椰,可增加景区内观光景点,增加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