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至16日,澄迈漓岛音乐节热烈上演。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对于年轻人来说,看音乐节只有0次和N次!
是什么吸引年轻人奔赴一场音乐节?
答案便在音乐节的现场!
11月14日至16日,澄迈漓岛公园的大草坪上,漓岛音乐节热烈上演,29组歌手及乐队轮番登场,涵盖摇滚、民谣、电子及传统音乐等多种风格,让歌声与旋律在澄迈上空交织。澄迈用一场音乐节,再次向全国递出一张“有声名片”,以包容与活力为笔,在青年心中刻下城市印记。

歌手范晓萱与歌迷互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演出破圈
音乐流量铸就城市新名
“我是特意从北京赶来,看完音乐节还要去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喝杯咖啡!”11月14日中午,刚下高铁就拖着行李箱直奔现场的张彤彤,正是“为一场音乐节,赴一座城”的乐迷。
11月14日至16日,澄迈漓岛公园,超6万人次乐迷“跳进”音乐节的热浪中,共赴一场欢乐的聚会。
11月14日,舞台上,乐队与歌手轮番上场,将现场变成音乐的海洋;舞台下,奔着STOLEN秘密行动乐队来的乐迷张慕涵和朋友坐在草地上,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与几万人一起呐喊,和喜欢的歌手在同一空间内高歌,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情感宣泄。”张慕涵说,通过音乐节,她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自发组织一个粉丝社群,分享音乐节的最新动态和幕后故事。
而当夜幕降临hi,惊喜接踵而至。
歌手范晓萱、五条人乐队、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的精彩表演引发全场大合唱,现场无数年轻的面孔在人群中熠熠生辉,他们挥舞着荧光棒,随着节奏自由摇摆,共同编织着属于青春的难忘回忆。
“超棒、震撼、舍不得离开!”“我为漓岛打call!”许多参与者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现场片段,更借助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让这份青春记忆跨越地域,成为全国乐迷共同的情感纽带,进一步放大澄迈的社会影响力,让青春的共鸣在数字时代得以延续和扩散。
此次音乐节所有售出门票中,外地乐迷占比高达近八成,既印证漓岛音乐节对青年群体的强大吸引力,更让澄迈成功打破“传统工业城市、农业大县”的刻板印象,成为年轻人主动奔赴的“青春目的地”。

脱兔RunRabbitRun乐队在演出。主办方供图

落日飞车乐队主唱在表演。主办方供图
全城联动
为城市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音乐、艺术、休闲,这些元素的组合对当下年轻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第二届漓岛音乐节开票不久,全平台热点关注人数超10万,远超同期水平。
“感觉今年的澄迈有了很多的变化,不仅场地更大、活动更多、内容更丰富,而且休息时能喝到免费的姜汤暖身,进场和散场时都有接驳车等在门口,贴心超出预期。”来自福州的乐迷林媛媛激动地分享:“我们还会再来的!”
种种细节的背后,离不开澄迈的前瞻性布局。不同于简单的场地提供者,澄迈在其中扮演“平台搭建者”和“服务保障者”的双重角色。
开通5条直达音乐节现场的接驳专线,2条现场摆渡线,100多辆公交车免费接送,精准串联动车站、主城区与音乐节现场;特别设置爱心车辆,为游客提供专属接送服务;超过500名多语种志愿者始终如一的微笑服务,让众多第一次来到澄迈的游客收获满满的安全感……城市的温度与音乐的热情同频交响,共同构建起一个立体、高效、安全的服务保障体系。
精密的筹备与辛勤的付出,最终评价权在于每一位“亲历者”,用笑容和赞誉,为服务打出高分。
“没想到漓岛公园的设计这么棒,音响和视野一点也不输大城市!”“散场时以为要挤很久,结果跟着指引一路畅通,体验感太好了!”“有时间我会再来澄迈,去那雅村、美榔双塔,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这样的真情流露比比皆是,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回应这座城市的温度。
“音乐节不单纯是感官上的狂欢。当乐迷黏性和办节可持续性得到保证时,就能变短期爆点为长期印象,成为一个长效IP,演化为城市符号。”澄迈县旅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澄迈将用始终如一的服务,回应乐迷朋友“我们还会再来”的呼声,为该县的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Spurv乐队。主办方供图

She Her Hers乐队在演出。主办方供图
产业生态
“一张票根”串联起县域消费新活力
“每次举办音乐节,都像是一座城市的狂欢。”11月15日凌晨,老城镇一家白莲鹅店内,人气爆棚,老板娘符女士笑着说:“音乐节期间,我们的生意比平时好了几倍,很多顾客都是为音乐节而来的。”
符女士的经历,正是澄迈漓岛音乐节带动周边经济的一个缩影。
在采访中,周边多家餐饮店、酒店负责人纷纷表示,音乐节期间客流量和销售额都有显著增长。这些增加的客流量主要来自外地游客,他们大多会提前抵达澄迈,除观看音乐节,还会顺便品尝当地的美食。
“以前追音乐节,周围的生活感和烟火气没这么足。这次音乐节,我们选择住在软件园附近,吃喝都很方便。”老城镇平价地道的本地小吃让来自海南大学的学生张晴印象深刻:“价格公道,味道也正宗。到了之后,我还去附近村子转了转,慢下来的节奏特别舒服,像一场意外的乡村游。”
澄迈通过“音乐+消费”的跨界联动,让短暂的旅游客流转化为对城市文化、产业和环境的长期关注与好感,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的双赢,“票根”不再是一张入场凭证,更是一封持续生效的“城市邀请函”。
3天时间,澄迈漓岛音乐节累计接待乐迷超6万人次,旅游人流增长显著,拉动周边酒店、餐饮、出行、购物消费等综合经济效应超1亿元,其中25岁以下青年群体消费占比高达63%。
从流量到留量,从狂欢到长效,澄迈漓岛音乐节的出圈再次证明,一场音乐节不仅能点燃短期狂欢,更能为城市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
(海南日报金江11月16日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