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网媒齐给力,聚焦海南旅游新业态”第八期儋州访谈现场(南海网段飞 摄)
儋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南海网段飞 摄)
儋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金艳萍(南海网段飞 摄)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琳(南海网段飞 摄)
海南日报西部分社负责人赵红(南海网段飞 摄)
南海网海口6月1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蔡于博)“全国网媒齐给力,聚焦海南旅游新业态”系列访谈第八期日前在南海网演播室举行,儋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儋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金艳萍、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琳、海南日报西部分社负责人赵红做客新闻会客厅,交流探讨儋州旅游发展、共谋新思路。
儋州可看可游可玩丰富资源有待开发
儋州市土地面积3340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全岛十分之一,海岸线长267公里,人口一百多万;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岸线资源和淡水资源,还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上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
张华推介了较为知名的儋州旅游品牌:第一,石花水洞,已经具备规模观光接待能力;第二,东坡书院,199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相对成熟的景区景点还有松涛天湖和蓝洋温泉,在上世纪90年代旅游业开发初期,特别是海南旅游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在省内外就已经有较高的知名度。
“儋州可看可游可玩,值得大家去体验。”但张华同时指出不足,“整体来说,儋州旅游现在开发的状态不是很好,总量没有上去。”
“这几年受交通和基础设施投入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90年代初期已经比较有名的蓝洋温泉发展不如兴隆、七仙岭温泉那么好。”金艳萍例举具体问题。
“如金局长所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蓝洋温泉不是很容易就能够预约得到的,当年是非常火爆的景点之一。后来为什么它有点没落了呢?”赵红认为,除了西线的交通制约,还与整个旅游氛围和配套宣传有关。
“现在旅行社不愿意去西部,因为西部旅游景点少,配套设施太少,所以中间浪费的时间太多,这样就造成很多资源开发不起来。”张华坦言,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是两大瓶颈。
“东坡文化园”是儋州旅游突破点
如何突破现实存在的问题瓶颈?嘉宾们以正在动迁的儋州东坡文化园为案例展开交流。
“东坡文化园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里的十七个重点景区之一。”张华介绍,在规划建设中不仅要着重解决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以及交通问题,同时还需突出东坡文化旅游概念,从文化和历史中体现儋州旅游的开发潜力。
“苏东坡一生在诗词歌赋、教育、美食、医药以及人格魅力等方面,都是很好的典范。把它们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展示,不仅能让大家看到、体会到。”张华设想,还可以请国内外热衷中国文化研究的大师,通过各自的视角,以专题的形式做文化资源的讲坛,打造诗词散文相关研究的一个品牌。
“东坡书院本身的文化内涵已经很好了,人到这里就感觉来到了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赵红描述切身感受,这是能够安静下来写东西和看书的地方,静静的交流就能吸取智慧。
“带着跟苏东坡有关的诗和故事一起游览东坡书院,才发现在我了解的东坡之外还有许多故事。”王琳建议,东坡文化和儋州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一定要把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出来,结合儋州做“文化中心城市”的概念在文化传承上发挥作用。
在解决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基础上,以“东坡文化”为名片宣传推介,是儋州旅游的一大突破点。
旅游开发应重视当地群众利益
“儋州比较特色的还有火山海岸资源,也是今后旅游需要打造的品牌。”金艳萍介绍,儋州千年古盐田,在全国也比较罕见。
“千年古盐田已经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华探讨千年古盐田的开发价值和潜力,目前盐田村部分村民还依靠最原始的制盐方式为生,每年生产300多吨,每斤售价是1.5元到2.5元;如果加工当成旅游产品出售而非散卖的话,一包几十克的盐售价就有可能成倍增长,为老百姓的劳动创造更高价值。
“去过千年古盐田的人做各种各样的描述,都少不了一个词——震撼。我亲眼见到时也感觉到震撼。”王琳感叹,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现在还是能生产盐的场所,如果没有很好的规划一定不要动。“在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之前,不要盲目的开发。”王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阐述,特别强调在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获益者,而并非纯粹让外来企业资本进入。不仅要安置好依靠盐田生产生活的这部分人,还应该提前给当地居民培训一些关于旅游的认识和教育,在开发过程当中政府、企业、群众才能获得长远共赢。
利用品牌赛事持续推广地区文化和旅游
“儋州现有国际象棋、马拉松赛两项国际性赛事,类似以前三亚的选美、海口的拳击赛等等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赛事。”张华介绍,这些赛事引进海南,文体厅是有总体部署的,各个市县需要突出什么样的地方特色,利用品牌推广地区文化也好、旅游也好,都有一种差异化的体现。
张华举例,儋州国际象棋超霸战用小赛场吸引了大媒体,表面上是几十间客房和一个大会议室,却有全国200多家媒体前来宣传报道儋州旅游、促进儋州发展。他不仅希望把现有的两个赛事持续不断地打造成为著名的品牌,还期盼能举办其他一些受众面广的、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赛事。
嘉宾寄语
儋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华——“十二五”规划中,儋州旅游要达到450万人的总体目标,需要网友们关心和支持。不管文人墨客、还是观光游客都值得到此一游,会收获不同的感受。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东坡文化”能够叫响中国、叫响世界,
儋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金艳萍——西部机场已经基本确定将来落户儋州,西环铁路、洋浦至万宁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都有利于解决交通制约,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儋州成为西部中心城市的支点,西部景区需要联合起来整体打造旅游形象。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琳——儋州旅游开发不能按照传统的观光模式走,要用文化体验给游客留下特别印象。不一定非得有豪华酒店,也可以从住得很舒适的自助游、农家乐模式开始,让游客高高兴兴停留、高高兴兴消费,流连忘返,再逐步引进高端品牌,完成高端、中端不同市场功能的组合。
海南日报西部分社负责人赵红——多元化的东西最能吸引我,在儋州让我想留下来的有三个地方:第一,热科院植物园宁静而且养眼,满眼看到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绿色;第二,松涛水库风平浪静,每个岛屿有不同的特色,在水上面胡思乱想,可以想出不同的故事、写出不同的诗;第三,呆呆地坐在火山海岸边看晚霞,映衬着火红的火山岩和粉碎之后的红土,可以看上几个小时,一直到晚上……
访谈专题链接:http://tour.hinews.cn/newtravel/danzhou.html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