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打球孩子少公共球场少 海南网球发展存在三道坎
打球孩子少公共球场少 海南网球发展存在三道坎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1-06-27

  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后,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网球热”,这股“网球热”也传到了海南。海南的业余网球已经开展20年了,我们何时也能诞生一位像李娜这样的高水平球员?近日,参加海南省网协团体赛的两位资深海南业余球员和教练谈及了海南网球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海南青少年网球起步晚进步慢

  “海南青少年网球运动起步晚,进步慢。”省体校国兴网球队教练符金科说。今年30多岁的符金科这几年一直在从事海南青少年网球的教学工作。对于海南青少年网球的现状,他很有发言权。他说,我们现在在为海南网球做基础工作,海南竞技网球落后太多,我们先别想着在国内比赛中拿名次,先让更多的海南小孩了解网球,拿起球拍走进网球场,然后我们再从这些人中挑选有潜质的苗子加以培养。过去8年来每逢寒暑假,他都要教一批中小学生打网球。“每期培训班有20多个小孩,8年来共有300多小孩在我们这里学过网球。”他说。

  在培训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问题,他说:“网球是一项花钱的运动,没钱人家的孩子很少学网球。一些能吃苦、天赋较高的小孩因为经济原因打不起网球。但有钱人家的孩子学网球只是图锻炼身体,他们的网球天赋较低。在我教过的小孩中,很少遇到让我眼前一亮的小球员。”

  海南网球难留高水平教练

  “海南网球不但缺乏高水平的教练,也留不住高水平的教练。”海南资深球友廖小谦说。今年40多岁的廖小谦是海南较早一批打网球的球手,也是海南赛点业余网球队的球员兼教练。他透露,前山西专业队的球员李明2002年至2004年曾在海南教网球,由于教球的收入偏低,他离开海南到大连教球。廖小谦说:“李明在海南教球一个月挣4000多元,到了大连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前全国双打冠军杨阳也曾在海南当过教练,目前他在天津教球。廖小谦说:“杨阳其实很想回海南教球,但在海南教球的收入无法让他养家糊口。”

  在国内业余网球比赛中,海南球手别说摘金夺银,就是进入前4名都很难。这几年在海南举办的全国业余网球比赛,外省球手几乎包揽了冠军。海南业余网球水平不高和海南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练有较大关系。在海南网球圈里,曾接受过专业网球训练的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个人。廖小谦说:“海南绝大部分网球教练都是‘半路出家’,我希望省网协能多请一些外省的专业教练来海南传授技术。我们赛点队平时就靠队员相互之间指点技术,由于我们能力有限,大家的技术进步不快。”

  海口应该多建一些公共球场

  “海口应该多建一些公共的网球场。”廖小谦说。海口的网球场大部分建在小区和酒店里,他说:“从我打过的不少球场来看,小区网球场维护的较差,打的人也少。相反政府出资修建的公共球场维护的较好,打的人越来越多,例如海口国兴球场。令他可惜的是拥有多片场地的海口白沙门网球场,由于缺乏维护,场地状况越来越差。他说:“网球场一定要维护,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在老廖看来,网球场占地不大,政府应该规划多修建几个像国兴球场那样成规模的公共球场。“其实,政府缺乏资金建公共球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要政府选好地方,让民间出资,双方可共同开发管理网球场。”他说。(记者 王黎刚)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