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仅3座天桥有遮阳设施 行人过桥如踩风火轮
海口仅3座天桥有遮阳设施 行人过桥如踩风火轮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1-08-04

  海口的23座天桥中20座无遮阳设施,市民过桥时只能忍受烈日的炙烤———

  本报记者张中宝 实习生李艾颖

  7月30日,烈日当空。海口市海秀东路彩虹天桥没有任何遮阳设施,市民们撑伞出行。本报记者张杰摄

  “海口的天气炎热,太阳‘毒辣’,难道人行天桥不能设置一些遮阳棚吗?这样我们过天桥就不用被太阳爆‘烤’了呀。”今天,海口市民唐佳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人行天桥不仅仅是用于通行,需要更多地考虑人性化设计,给市民更多的便利。然而,随着海口夏季气温的升高,烈日当头,但是人行天桥大部分没有遮阳设施,市民只能顶着烈日在天桥上行走,备受炙烤煎熬,苦不堪言。

  20座天桥均无遮阳设施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海口市海秀东路的大英天桥,这里地处海秀商圈,每天过往的人多。烈日下,走在发烫的桥面上,每个人都像脚底踩着“风火轮”。没有伞的行人则伸出手,或是用衣领,或是用包来遮挡直晒的阳光。

  年已七旬的海口市民陈海曼老人家住琼山区府城镇建国路附近,每天都要走过天桥到马路对面的农贸市场买菜,“桥上没遮挡物,夏天太阳一出来就要直接晒,阳光刺眼,眼睛都睁不开,每次过桥后都晒得满头大汗,真是折腾人呀。”陈海曼说。

  从昨天到今天,记者在海口市区走访时发现,目前海口的23座人行天桥中,仅龙华天桥、一中天桥和万国天桥3座天桥加建了遮阳棚,而其他20座天桥均是“无帽秃头”。

  不少市民不愿过“秃头”天桥

  在位于海口市海府路的海府天桥采访时,记者看到,尽管这里设置了天桥,但还是有不少市民不愿从天桥上通过。

  “这样热的天气,桥上没有遮阳棚,会被烤焦的。”海口市民吴海青说。

  明珠广场停车场的保安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在这里看管车辆,经常发现行人从马路对面直接从车流中横穿到这边,尽管这里设置了天桥。

  而在海口万绿园天桥下,记者看到,同样因为天桥上没有遮阳设施,又离万绿园有一段距离,因此,一些人习惯性地从桥下翻过中间隔离栏而穿过马路。

  盼望修建人行天桥能更人性化

  在今年我省“两会”期间,民进海南省委的有关提案建议,考虑到海口热辣的太阳,海口在修建人行天桥时应设有遮阳设施。

  然而,海口市即将修建的海南师范大学、面前坡、道客村、侨中路4座人行天桥的设计中并没有设置遮阳棚。

  人行天桥“烤”人已成为现实,那么海口23座天桥,为什么只有3座天桥有遮阳棚,而其他的却没有增设呢?对此,海口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其实设计遮阳棚并不难,而且原来准备新建的4座天桥均设计了遮阳棚,但是最终因为一些专家认为,海口经常发生台风,天桥设置遮阳棚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刮台风,天桥会明显摇晃,并很有可能出现倒塌等事故。(本报海口8月3日讯)

  编后:《谁给出行一片荫》系列报道今天刊发完了最后一组稿件,画上了句号。在三组报道中,记者通过在停车场、人行道和人行天桥等处的实地体验和深入采访,让读者看到了在海南这座绿色的海岛上,在以椰风海韵为世人向往的海口、三亚,也存在着有绿无荫、市民游客出行不得不忍受骄阳炙烤曝晒的尴尬。

  在国内的不少城市,类似的问题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然而由于海南地处热带的独特位置,这样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现在海南正在进行国际旅游岛建设,美丽的风景和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固然能够吸引游客的眼光,然而在城市建设和服务细节上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才会让海南的魅力更加持续和长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给出行一片荫》系列报道呼唤的不仅仅是城市中的一片阴凉,更是整个社会的人性化关怀意识。

  有绿无荫只是我们城市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之一,希望通过这组报道,能够让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多从普通市民游客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