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旅游大省,海南如何将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旅游商品中去?25日,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省旅游系统将深入传达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抓住此次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促进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旅游行业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的灵魂,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本报记者张毅)
文化与旅游联姻,塑造海南旅游靓丽文化名片
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竞争逐步呈现出由产品竞争转入品牌竞争的新特点。“以往,我们在宣传海南旅游时经常会使用‘海南—东方夏威夷’、‘海南—中国南海明珠’等口号,但这些能真正体现海南的特色吗?”陆志远说,近年来,我省在深入挖掘海南生态文化、热带气候文化、海洋文化、岛屿旅游文化的基础上,策划创意了“阳光海南度假天堂”文化旅游品牌,在国内外旅游宣传促销中被广泛接受,成为海南旅游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法宝。近年来,我省每年举办中国海南岛欢乐节、黎苗“三月三”、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等,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尤其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作为国家旅游局和海南省联合举办的节庆活动,已在全省各地连续举办11届。
会展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具有诸多传统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被誉为“旅游皇冠上的宝石”。近年来,我省相继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中国旅游体育博览会、中国(海口)旅游商品交易会、海南国际游艇展、中国旅游高尔夫产业博览会等,促进了我省文化旅游会展的发展。尤其去年举办的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更是引起了国内外的热烈反响。
许多文化资源还没通过包装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商品
虽然我省通过文化、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正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罗保铭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所说,目前,我省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够紧密,许多文化资源没有通过包装策划成为文化魅力、成为旅游商品,很多旅游产品也没有体现出深刻的海南特色文化内涵。
“这首先体现在规划编制上统筹不够。虽然目前我省在旅游规划编制上已经注意到了文化、旅游二者的融合发展问题,但是重视的程度、规划的深度、提升的高度相对来说还不够。”陆志远说,这突出表现为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战略考虑和架构设计,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缺乏应有的力度。
同时,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紧密还体现在旅游开发的文化科技含量不高。陆志远说,这突出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制约了文化旅游的品质,旅游产品档次水平不高。当然,也存在部门协调配合上深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三条文化旅游产业带
去年以来,我省确定了“一区三带九重点”文化产业布局。“下一步,我们要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全面实施“一区三带九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陆志远说,分发挥海口、三亚中心城市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功能,着力打造东线现代产业带、中线绿色产业带、西线特色产业带三条文化旅游产业带。
同时,陆志远指出,省旅游委要在推进文昌航天主题公园、陵水海洋主题公园、海口电影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按规划进度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三亚海棠湾梦幻不夜城、华强游乐项目和海口野生动物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我省文化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加快创建一批五星级旅游饭店和5A级旅游景区,合理规划旅游精品线路,抓好旅游服务配套,推进“大区小镇”、景区社区的融合发展,带动本地居民旅游致富。
在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陆志远指出,我省还要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打造我省旅游会展品牌;重点引进和打造国际通行娱乐项目和世界顶级演艺节目,编创反映黎族苗族历史文化的原生态大型歌舞,打造一批著名旅游演艺娱乐品牌;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和休闲疗养业,重点开发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森林氧吧康复和黎医黎药等休闲疗养服务项目。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