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海边一处原可自由参观的摩崖石刻景观,被临近的酒店设了关卡,本酒店游客可自由参观,而外来游客再难谋面。媒体《大东海摩崖石刻成“私家景点”》报道引起多方关注。7日,记者再次探访这片石刻景观,并采访了游客、酒店和相关部门。
有关卡无管理
在山海天大酒店所设的岗亭,记者恰巧看到两组婚纱照拍摄团队前来取景,他们向保安展示了一个填有姓名、单位等信息并加盖该酒店印章的卡片,顺利放行。
一名拍摄婚纱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和该酒店有协议,来此拍照会向酒店支付一定费用。保安告诉记者,像这样经常出入的人,就会到该酒店保安部门办一张通行证。
而来自黑龙江的一位老大爷表示想进去钓鱼,却被阻止。保安向他解释了所谓的规定后,老大爷无奈地离开了。
在“福文化长廊”里,五六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有的站在临海的石头上拍照,石头表面凹凸不平,周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方就是乱石堆。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福”字石刻斜上方山崖上,竟然写有几行黄褐色的俄文字符,与周围石刻极不相称。酒店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住酒店的俄罗斯游客“到此一游”时留下的“杰作”。
“福文化长廊”从头走到尾,记者没有看到一名负责安全保障或者进行环境卫生维护的工作人员。
市民游客盼自由参观
酒店周边的环境需要保护,游客的权益也不能牺牲。本报报道在市民和游客中也引发了热议。
天涯社区一名网友发帖称:“在设卡之前,这里是我每天早上散步的路线。设卡被阻时,我也发出了这样的困惑……”网友纷纷呼吁各界都来关注公共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游客林女士认为,这处石刻鲜见于官方宣传资料,靠的是民间口耳相传吸引来游客,可以说是一处“草根名景”,一直以来都能自由参观,“酒店要加强管理可以理解,但因此禁止外来游客入内,太不合理了”。
市民叶小姐认为,该酒店眼光独到,认识到这处石刻的价值,并斥资修缮道路和防护设施,这值得肯定。“如果担心游客会破坏环境,是不是可以考虑别的方式监管,比如实名登记?”
游客陈先生表示,三亚旅游的传统主打牌是自然景观,但这显然不足以长期吸引游客。他认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样美好的寓意,对于提升三亚旅游的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重视,把它好好包装一下,打造成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旅游景点,让更多人了解它、欣赏它。”
相关部门将组织实地调研
酒店私自对石刻景观进行修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相关部门该如何规范管理酒店的行为?该如何保护外来游客的利益?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各有关部门。
记者带着“福”字石刻的照片向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洪求证。陈洪表示,这个“福”字是依据清康熙皇帝的题字为母版,当年康熙皇帝每年都曾题写“福”字,并被民间广泛应用。但大东海摩崖石刻究竟起源于什么年代,仍需进一步考证。
三亚市旅游、文体、规划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对这片石刻景观并不太了解,但本报报道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近日将组织专家前往实地调研,会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听取各方的意见。由于石刻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将共同协商如何保护、开发这片石刻景观,使之成为三亚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山海天大酒店负责人表示,出于保护环境和安全的需要,设关卡将游客挡在外面,也是权宜之计。酒店也考虑到了游客的需求,目前正在研究对策,以适当的方式允许外来游客入内参观。(见习记者 王亦晴 记者 张谯星)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