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酒店“圈占”并人工修整过的山崖,内部设施早已结束施工。本报记者苏建强摄
本报三亚11月9日电(见习记者王亦晴记者张谯星)本报《大东海摩崖石刻成“私家景点”》报道引起多方关注。今天,记者了解到,虽然酒店关卡岗亭犹在,但外来游客已经可以自由入内参观石刻,三亚市旅游、文体、海洋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认为,公共资源不应该被酒店据为己有,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向公众开放。
大东海边一处石刻景观因传达出了“福如东海”的美好寓意,曾是众多市民和游客慕名观赏的“草根名景”,却被临近的山海天大酒店私自改造成“福文化长廊”,并设置关卡,外来游客再难谋面。该事件经本报连续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章华忠认为,该石刻属于公共资源,酒店不应将其据为己有,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向公众开放,让外来游客也有参观、考察、学习的机会。
三亚市文体局局长廖民生告诉记者,经初步考证,该石刻不属于历史文物,不属于文体局管辖的范畴。但他认为,应鼓励对该石刻进行包装、开发,让更多的游客都能欣赏到美景。
而三亚市国土局局长程春满却表示,“福文化长廊”所在的道路原本是很难走的山路,酒店愿意出资整修道路,并加建安全防护设施,本是一善举。当记者告诉他,该酒店负责人已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石刻不是酒店的,“福文化长廊”已经超出酒店的用地范围,且这次大规模的整修并未报建,这一举动是否违反相关规定?程春满以正在开会为由,挂断了电话。
三亚旅游发展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石刻景观属于公共资源,任何企业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营业性的经营管理。记者告诉该负责人,所谓的“福文化长廊”已出现在该酒店的网页及宣传册上,成为该酒店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并且婚纱摄影公司欲入内进行取景拍摄也需要向该酒店缴纳费用,该负责人表示,将及时纠正这一行为,近期将进行现场办公,妥善处理外来游客如何入内参观的事宜。
山海天大酒店有关负责人称,酒店对媒体的监督报道、游客的反映及主管部门的意见很重视,正在研究更为合理的管理方法。目前,酒店的关卡还在,但已经不阻拦游客入内参观,保安只负责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