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旅游岛讲坛:文化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国际旅游岛讲坛:文化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来源:     作者:黄蕾    2011-11-16

讲坛现场(南海网见习记者吴湟帅摄)

  南海网海口11月15日消息(南海网见习记者吴湟帅)11月15日上午9时,由海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主办的国际旅游岛讲坛关于“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宣讲”第2场主题为“我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座谈会在海口召开。作为主讲的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二级教授,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周熙明先生,在会上结合个人的研究体会畅谈了自己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解和感想,并与到场嘉宾观众就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和深入探讨。

  座谈会上,周熙明先生以开阔的视野,深入浅出地重点讲解了什么是文化,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进行文化建设。他不但结合自己的研究,站在世界文明,站在中国历史广阔的视野畅谈怎么样加强国内的文化建设,谈文化建设的意义,还结合诗品和许多实际例子以形象的讲述,令到场观众受益匪浅。

  文化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周先生表示,作为一种态度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认知系统的文化,要有人从毕生之精力探索宇宙的真谛;作为一种审美系统的文化,同样有一种情怀热爱自然热爱宇宙;作为一种价值信仰的文化,尤其要有人担待它、践行它,用行动意志和它相匹配,所以,谈文化建设首先要寻找到当代一种文化的个体,没有人的文化是什么文化,全是飘荡在空中的打引号的文化,文化总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是志、情、意的统一,所以它是有生命的存在。

  谈国家未来文化建设的转型理念和思路

  周熙明先生认为,党中央提出了我们国家未来文化建设的转型理念和思路,提出这套理念和思路需要一系列精神的全体,一共归结为六点:1.对世界文明发展大趋势的深刻洞察;2.对文化本质性力量的深刻把握;3.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4.我党对自身肩负文化史的深刻自觉;5.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和反省;6.对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功能的崭新定位

  “所有我们看到关于文化人才、关于文艺创造、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关于发展文化产业、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等这些都奠基于一个基本的点,就是我们党对文化功能有一种崭新的定位。十七大报告第七节一开篇有一段话,“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回《决定》加了一条,“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这句以后,文化不可能是一个软指标,也是硬任务,不然怎么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对于这四个文化越来越的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功能的一种崭新定位。”

  据悉,2011年10月15日,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上第一次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主题,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党的中央全会的形式讨论和研究文化建设问题。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