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美景(2003年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中的红树气根在海水落潮时露出水面。(2003年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落霞满天,渔舟归来。(2003年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福首村村民陈伟幸在落潮的红树林中捕鱼。(2003年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门桥村韦何成老人捉到一只大螃蟹。(2003年摄)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12月14日电(庄斐)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态学教授李百炼日前在此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海南应减少对海岸湿地的破坏,并尝试通过立法保护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使海南免受重大自然灾害影响。
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几乎所有的湿地类型都能在这里找到。据统计,海南省目前湿地面积约36万公顷,其中差不多一半为近海和海岸湿地。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增加,比如进行海水养殖、房地产开发等原因,海南海岸湿地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有的甚至已经遭到破坏,难以恢复。
李百炼说,海岸湿地,尤其是红树林可以减少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海岸的破坏,另外,湿地还是海洋生物的繁殖基地,对海洋水质、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李百炼说,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包括美国都有过湿地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带来灾难的教训。他说,这次是他第一次来海南,他发现他到过的酒店几乎都建在离海岸线不远的地方。
谈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修复时,李百炼说,人类应该师法自然,要模拟自然、依靠自然,使人类生活在自然中,而不是把自然放在人类活动中。他举例说,河道本来都是弯弯曲曲的,如果人为拉直,将会带来灾难。另外,在河边、海边建水泥堤坝,也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