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周刊]
游客纷至:体验兴隆别样魅力
兴隆汇聚了来自二十一国的归侨,图为兴隆亚洲风情园内的路标。于伟慧摄
陶醉在兴隆南洋风情中的游客。王凯摄
来自北方的“候鸟”老人在兴隆开心打桌球。张杰摄
魅力兴隆六十年
文海南日报记者于伟慧田溪
风雨之中,兴隆已经走过六十年,如今再走进兴隆,当年黄泥遍地、疟疾横生的兴隆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著名的侨乡,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的兴隆,已是海南旅游格局中的一颗重要棋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兴隆要进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温泉疗养、归侨文化、农业科普、演艺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度假区。
风雨之中,兴隆已经走过六十年,如今再走近兴隆,当年黄泥遍地、疟疾横生的兴隆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著名的侨乡,一个旅游胜地。
每天下午,在兴隆的街道上,各地游客乘一辆辆大巴车来到兴隆,逛热带植物园,品兴隆咖啡,看东南亚歌舞表演,泡温泉,打高尔夫……
每一天,都会有接近一万人来兴隆旅游,在兴隆过夜。2010年,兴隆过夜旅游客人超过了330万人次,今年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事实上,当年选址兴隆做安置归侨地点时,就考虑到兴隆地区有温泉,可以发展旅游,当时的思路,加上兴隆的资源,还有归侨们不懈的努力,如今兴隆已成为海南著名旅游目的地。
旅游小镇充满南洋风情
来到兴隆,无论是清晨徜徉在小巷,还是夜晚漫步于小街,你都会闻到浓浓的咖啡香。小镇不大,但大大小小的茶店(咖啡店)有30多家,虽然每家茶店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但不变的是都经营着兴隆的本土咖啡,都有着自己忠实的顾客。
每天下午五点,在兴隆的景天或新世界大剧院,各个导游都会把游客带到这里,欣赏具有浓郁风情的东南亚歌舞表演。
在兴隆,归侨们总喜欢穿着具有浓郁的印尼风情的服装,男式的叫“峇蒂”(Batik),女式的叫“纱笼”( Sarong)。峇蒂和纱笼的布质非常柔软,穿在身上极其舒服。不了解内情的朋友可能会说:“不就是岛服么?”事实上,它们和岛服无论在布料选用和制作工艺上都有很大区别。
这些,如今仍然都是兴隆的特点与符号,导游李先华每周都会带客人来兴隆。他说,客人们很喜欢兴隆,兴隆到处飘着南洋味道。这是旅游最需要的东西。侨乡文化和独具东南亚风情的饮食文化也是兴隆的一个旅游特色。
从兴隆农场建立到今年,旅游一直都是兴隆的主题,不同地域、国界的生活与文化,形成兴隆地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兴隆现有9个景点、5家歌剧院、30多家建筑风格各异的酒店及宾馆。景点均以华侨文化的内涵为纽带,来展示东南亚风情,原汁原味的泰国、印尼风情会让置身其中的游人有身在其境的感觉。
环保小镇郁郁葱葱
兴隆人说话彬彬有礼,处事大度包容,着装独具特色,个个能歌能舞,而除了这些,兴隆人还具有十分强的环保观念。
在兴隆农场,有一个护林队,坚持护林20多年。12月23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兴隆三合水水库上游的山上,见到了这20多个人组成的护林队。
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坚持20多年,就是为了守护好兴隆的环境。当年护林队的倡导人蔡德光说,当时组建这个护林队,一是因为兴隆农场都是归侨,环保意识特别强烈;二是他们挚爱着太阳河,只有把上游的环境保护好,太阳河才能越来越美丽。
离开三合水水库,再来到沉香湾水库,放眼望去,沉香湾水库周边的森林郁郁葱葱。蔡德光介绍说,在兴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谁也不准上山砍树,超过一定的坡度,不允许种植任何作物,曾有个别职工偷偷种过,但是一旦被农场发现,立刻拔掉清理,正是这种环保理念,使得兴隆农场管辖的山林始终郁郁葱葱。
包容小镇成候鸟天堂
在兴隆,人们对归侨的评价是:老实、不愿与人争吵、不讲粗口、对人有礼貌、讲究卫生、家庭和睦。这与归侨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由此形成的良好社会风气是分不开的。这也使得来自21个国家的归侨,在此和睦相处,融入一个大家庭。
有人说,站在兴隆街道熙攘的人群中,即使闭着眼睛你也会知道是置身兴隆。因为你会听到一种奇妙的语言,它既不是海南话,也不是客家话,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兴隆普通话”。
老归侨邓小华说,“兴隆普通话”就是唯一被华侨们接受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兴隆人包容、团结的最佳见证。初到海南,各国归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语言不通。然而,无论是本地人或者归侨之间都没有因为语言而表现出亲疏。他们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兴隆的热情,摒弃了说了几辈子的口音,用起了第三种语言———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几十年过去了,“兴隆普通话”便成为华侨们包容互助的结晶。
而正是兴隆包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来自东北的王天方老人每年冬天都会来兴隆度假,最初是住宾馆,如今已经在兴隆购房,他说:“我特别喜欢兴隆,这个地方很清静,人很和睦,也很包容,没有丝毫排外的感觉,走在大街上,许多人都是彬彬有礼,在小镇上咖啡厅里,人们也是温文尔雅。”
2007年之后,兴隆凭借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开始兴建一些旅游度假房产,房产一推出,受到岛外人士的好评,许多老人纷纷选择来兴隆度假,兴隆人以友好和包容,使得候鸟很快融入兴隆这个大家庭。
欢乐小镇将更显魅力
兴隆旅游区一向以热带植物、温泉、咖啡、华侨文化等为依托,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但是近年来,兴隆旅游区受三亚、海口、琼海等地旅游市场竞争的影响以及自身基础设施薄弱的限制,发展速度一度较慢。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万宁市正积极谋篇布局做大做强兴隆旅游业。2011年(第十二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将于12月31日在兴隆举办,借此契机万宁正对兴隆进行全面改造,届时,兴隆将成为一个欢乐小镇。目前,由莲花到兴隆的莲兴公路已经实现通车,通车之后,兴隆、石梅湾、神州半岛将形成万宁旅游的“金三角”。该地区集中了山、海、温泉、热带雨林、热带植物、游艇、潜水、海钓、高档度假酒店、演艺、购物、岛屿、归侨文化等多样化的旅游元素,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兴隆旅游的内涵。
万宁市委书记孙新阳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兴隆要进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温泉疗养、归侨文化、农业科普、演艺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度假区。此次兴隆的改造和未来兴隆的建设,正是着眼于这一目标。他说:“借助欢乐节,我们有信心通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把整个兴隆旅游区的规划落到实处,将兴隆打造成中国优秀的旅游风情小镇,把一个全新的兴隆奉献给世界游客。”
为了借助欢乐节打造一个全新的兴隆,万宁今年投入了近8亿元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明年,万宁还将计划投入10亿元,将太阳河两岸打造成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景观与休闲度假旅游带。同时,后续还将计划投入6亿元,将其真正建设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风情小镇。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