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力三角翼飞行拉力赛开赛 穿行东岸看空中海南
动力三角翼飞行拉力赛开赛 穿行东岸看空中海南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林可婷    2011-12-29

  12月28日,2011环海南飞行拉力赛举行飞行拉力比赛。图为两架动力三角翼飞行在万宁兴隆上空。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本报兴隆12月28日电(记者高虹陈超)今天上午9时,在兴隆人民广场,16架色彩斑斓的动力悬挂滑翔机(动力三角翼)挟着轰鸣的声响,直冲云霄,展开了一场惊险而精彩的飞行拉力赛。这也是自今年12月17日2011环海南岛飞行拉力赛开赛以来,首次进行的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动力三角翼飞行拉力赛。

  由于天气和风速等原因,原定海口—东方、东方—三亚、三亚—万宁等赛段的动力三角翼飞行拉力赛不得不取消。今天,连日来被阴雨笼罩的兴隆晴光初放,每秒5米—7米的风速也适合动力三角翼飞行,飞行爱好者们期待已久的动力三角翼拉力赛才得以展现在“天空舞台”。

  今天的拉力赛起点为兴隆人民公园,终点是日月湾,途经东山、芳桂塘、石梅湾等3个赛站,全长48.7公里。“此次拉力赛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精确飞行时间。”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航空一部动力三角翼项目负责人杨宇心介绍,赛前飞行员要根据当地的气象和风速,预估出一个飞行时间;待实际飞行后,再将预估的飞行时间与实际飞行时间相比较,看谁的时间差距最小,谁便是拉力赛的冠军。“实际上,每相差一秒都要扣分,因此对飞行者的挑战很大。”

  记者在拉力赛赛段看到,一架架动力三角翼先后排列有序地冲上云霄,3架垫后的动力三翼排成三角形,拉出橙色、黄色的彩烟,为蔚蓝的天空涂上斑斓的色彩,引得行人驻足观看。

  来自安徽的飞行员张启发第六个起飞,他预估的飞行时间是37分钟,实际飞行时间为38分钟。让张启发高兴的不仅是较满意的比赛成绩,沿途美丽的景致更让他醉心,“空中看海南真是太美了,一路上有田园、稻田、海岸,尤其是石梅湾,一簇又一簇浪花拍打着礁石,太美了,可惜当时没带相机拍下来。”

  中国航协动力悬挂飞行队副队长裴国庆预估的飞行时间是30分钟,最后用了31分钟完成飞行。他说,精确飞行与当时的气流、风向、风速有关,要求飞行员要及时调整飞行速度、航向,把握时间,因此最后一个赛段的飞行尤为关键,可以将此前飞行的误差都尽量弥补回来。

  由于比赛成绩需要经过精确核准,此次拉力赛成绩将在12月30日颁奖典礼上才揭晓。

  另外,今天下午,拉力赛还在兴隆人民广场举行了直升机竞技比赛。

[page]

  12月28日,在万宁市日月湾海边,一架动力三角翼在进行绕标竞速。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动力悬挂绕标表演似彩蝶翩飞

  如果把20米高的充气标柱看成一枚枚巨大的花蕊,五颜六色的动力悬挂飞行器恰似一只美丽的彩蝶,轻巧的绕着“花蕊”飞行。今天下午,在万宁日月湾的海边洼地,参加2011环海南岛飞行拉力赛的中国航协动力悬挂飞行队,化身彩蝶,在蓝天下进行了精彩的绕标表演。

  根据规则,表演者按照规定路线,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4个呈矩形顺序设置的充气标柱,然后返回起飞点。一次完整的绕飞充气标柱表演,必须是飞行器从“开始”旗门进入,最后通过“结束”旗门完成表演,其间机体的任何部位都在标柱外侧通过,绕飞时悬挂小车在充气标柱上的投影不得低于最低中控制环带,这个高度大约在3米左右,也不得高于充气标柱顶端,也就是不超过20米。

  今天海风从东吹来,气流条件不算好,但飞行技艺高超的表演者们还是接二连三地飞上蓝天,只见他们迎着海风起飞、升腾,在阳光下盘旋360度,找准角度接近充气标柱。在绕行时,驾驶者小心翼翼地让机翼保持平稳,但绕行时产生的高速气流甚至会让机翼倾斜成70度,惊险的场面会让地面观看者替飞行者捏一把冷汗。

  为了让表演者清楚进退表演场地的具体边界,组织者事先在场地上埋设了3面小红旗,表演者从半空中俯瞰到了3个红点,就能判断出自己的具体方位。虽然表演场地较偏远,但精彩的绕标飞行还是吸引了一些当地群众,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抬头仰望天幕,不时兴奋地对蓝天指指点点,诉说着心中的欢愉。本报记者陈超高虹(本报兴隆12月28日电)

[page]

几位小朋友被动力滑翔伞所吸引。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赛场揭秘:筑一道“立体”安全保障

  本报兴隆12月28日电(记者高虹陈超通讯员蒋亚明杨卓越)经过海口、东方、三亚等赛站的运作、磨合,2011环海南岛飞行拉力赛确保了赛事最重要的问题——安全。本届拉力赛开闭幕式表演部总指挥、竞赛部副总指挥、国家体育总局航电模中心航空综合部主任宋茂森,向记者介绍了本次比赛过程中的“立体”安全保障系统。

  对于低空飞行器来说,海南岛的气候特点、航线选择、包括空管等都有不同的特点。宋茂森说,这次赛事调用的器材中,所有发动机都是航空发动机,安全系数极高。另外,还要求参赛飞行员必须有过转场和长途飞行的经历,而实际上有些参赛的飞行员长途飞行都达到了几百乃至上千公里,飞行员里也有一些对海南地理、气象、气流非常熟悉的人。

  动力三角翼的速度一般只有每小时80公里—90公里,长途飞行时在空中时间较长,由于涉及空管问题,所以就要求飞行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飞行完成。在转场飞行的技术准备环节,几个在空军服役过的老飞行员也参与进来,协助准备。

  宋茂森介绍,低空长途转场最重要的就是领航,飞行员要按设定的路线飞,而不能飞“迷糊”了。赛事组委会这次给每架飞机统一配发了GPS导航系统,所有点的详细数据信息都已提前输入。在整个转场之前会派有经验的飞行员用速度较快的动力三角翼在空中进行先期探路,把空中的云高、能见度等气象实况反馈给后面的大部队。另外,空中还有2架直升机,在首位进行相应保护、观察。当然,沿途也已准备了若干个备降场。

  由于动力三角翼飞行高度比较低,基本都在200米以下,所以组委会也会在转场时提前派车辆在沿途查探气象变化。在整个航线地面上,组委会设2个至3个机位,飞机飞到临近几十公里时就可以接受相应指挥。由于有些航线是在海面上飞行,飞机进入海上时也有组委会准备的海上救生船进行安全保障,这次有的赛段就准备了5、6艘救生船。可以说,本次赛事从空中到陆地,再到海上建立了一个立体的安全保障体系。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