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海口2月12日讯2月初,本报《旅游周刊》策划发起组建海南旅游微博观察团,面向全国征集10名博主同游并推介海南。2月9日、10日10名入选的博主在2天时间内用微博的角度去发现琼海,为琼海旅游建言献策!琼海行的微博直播在网络上引发了一阵“琼海风潮”,新浪微博、琼海在线专门为此制作了专题栏目。目前此次微博观察团的微博数量已经达到500条,转发超万次,评论数千条。
此次参与报名的博主,是从近百名报名网友中脱颖而出的。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海南大学旅游学院的教授,也有海南文化促进方面的专家,对琼海旅游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建议。也有律师、网络红人、导游等行业的优秀代表。这些优秀博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琼海,并发出了一条条微博,不少网友们都被美丽的风景和美食打动,纷纷询问琼海的详细信息,并表示会去琼海玩一玩,看看那里的美好。
此次微博博主去琼海,本报记者全程采访报道,本报官方微博全程直播。据《旅游周刊》负责人介绍,此次南国都市报“海南旅游微博观察团”活动首站选择琼海,今后还会安排其他市县,分批邀请更多的博主加入,让读者和网友们通过报纸和网络,以及博主们个人的感受,对海南有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了解。
同时,从本周一起至周日,七天时间里,几位参与博主关于琼海的微博转发量和评论数将被统计,微博转发量、评论数居前三位的博主将获得本报奖励。
@海南黄文灿律师:
琼海处处是风景时时有景观
作为海南旅游微博观察团的成员,我同受邀博主之一,走访了琼海的旅游景点。他觉得,琼海在省内是发展靠前的地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都相对较高。这使琼海的交通组织水平比较高,通达方便,酒店、宾馆、餐饮场所等硬件水平都很不错。可以往得舒服,吃得可口。
琼海的民风在海南本地的口碑很不错。这也是经济发达和人文教育不断发展的一个结果。但民风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琼海的商业气氛还是比较深厚的,但总体来讲,市场环境比较好。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不良现象,绝少在琼海出现。
就旅游来讲,琼海与海南省有相当的共性。海南是把旅游作为产业来运作的,是产业化政策和目标制定在先,旅游发展在后。这使琼海的旅游有鲜明的商业化运作痕迹。整个旅游行业还在行政产业目标和业主盈性目标的制约下纠结。民间的、自发的旅游和相关配套链条发育比较欠缺。这使得旅游产品比较单调,项目相互之间配合衔接不好。
琼海的地处海岛东部繁荣地带,有都市,有乡村,有江河,有大海,有山恋,有平原。平心而论,琼海处处都是风景,时时都有景观。但对旅行者来讲,旅游不单纯是自然地理上的风光,更多的是文化的体验,心灵上的共鸣。旅游开发的是人心,而不是景点。靶向的目标应该是旅游者的心性和七情六欲。在这方面,我们准备好了吗?
@海口老徐:
希望像串珍珠一样把琼海景点串起来
老徐用游客的视角体验和感受了两天,她在自己的微博上热情建议慢调休闲,可来琼海。
老徐说,琼海地处三亚海口之间,高铁一小时休闲圈,侨乡文化浓郁,民众朴实热情,街道整洁,小镇风情,温泉,海风,乡村生态,大宅韵味,平价美食,轻松消费。她把她的感受发布在微博上,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响应,而且多以赞美,善意的建议为主,还有琼海当地博友主动热情的土著风格的推介,效果很好。
这次匆匆行走琼海两天下来,感觉琼海当地民众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景区的文化底蕴也不错,是一个发展深度休闲游的好地方。希望琼海市能尽快把各个景点擦亮,像珍珠那样串起来,让游客能一路走来,多种体验,主动在琼海停下来,细细品味。让琼海也成为环海南旅游项链上的一颗闪亮的珍珠。大家团结努力,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安全、诚信、和谐的旅游环境,也让当地百姓切实从发展旅游中得到好处,提高生活质量。
@海南梁誉腾
广纳百川政府应开微博
这次参加海南旅游微博观察团活动前来琼海,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真实的琼海,真的很美丽,令人留连忘返。琼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她的温馨、浪漫、安宁、恬静和柔美,深深地吸引了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琼海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华侨文化、万泉河文化、白石岭文化、红色娘子军故事等,可进一步深入挖掘。琼海市旅游部门在旅游文化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譬如时髦先进的网络文化,市旅游委目前尚未开通官方微博,确是件遗憾的事。微博是个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建议琼海各有关职能门尽早开通使用。
@李会革:
整合资源发展农家生态游圈
琼海,年轻而富有魅力的城市,被誉为海南东海岸的明珠。充满传奇的红色娘子军、风光旖旎的万泉河、殊惊世界的博鳌亚洲论坛,构架起琼海的与众不同。红色的历程、蓝色的诱惑、绿色的魅力,张扬出琼海光彩四射。加积、官塘、博鳌依托自身的优势在旅游方面呈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此次作为“海南旅游微博观察团”的一员,也作为琼海人,以游客的身份深入琼海,解读琼海,感受颇多。
多河文化谷的阿妹、浓浓乡情的文物、味道鲜美的小吃、万泉河磅礴大气、五包胎的椰子树;作为旅游景点的春晖加工厂、迷人的休闲温泉、最破烂又最舍不得离开的蔡家大宅、流连忘返的博鳌老房子、原汁原味的椰子水无处不体现着琼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文化发达,是著名的侨乡、鱼米之乡。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资源丰富、社会安定、民风高尚、环境良好。身为一个琼海人,我为琼海加油!回头看看周边的市县,三亚、海口等旅游发展,这么好的资源都没有好好的去整合,建议家乡的旅游委加大农村生态游的挖掘,琼海不仅有博鳌,还有长坡,塔洋等十多个镇,大大小小几十甚至几百个村庄,每个乡镇农村都有各自的特点,发展成琼海旅游农家生态游圈,砍椰子、摘槟榔、收菠萝,拔水芹菜等农活做起来会感觉特别有意义,这些是城里人感受不到的,乡村游特色的采摘活动,特别是热带水果的采摘活动这种原汁原味的生态游,定能吸引很多游客。
@天涯雄仔:扩展延伸品牌建议开辟万泉河深度游
作为海南人,我还没有太多的机会真正去了解琼海这座城市。这次作为“海南旅游微博观察团”的成员,以观光者的身份深入琼海,身份变换,感受更多!琼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城市非常的安静,或许是这边生活节奏较慢的缘故,而且琼海的外来人口不多,往往很多游客只把这里当作一个过路点,一个驿站。所以琼海显得比较低调。而在我眼里,恰恰是一个非常温馨、浪漫、恬静、柔美的城市,适合居住、度假、养生的城市。
琼海目前的旅游产品还停留在原有的五个品牌:万泉河、红色娘子军、博鳌亚洲论坛、温泉、生态。我觉得可扩展延伸,开发乡村游,打造乡村民居,让游客可以深入乡村,感受乡下田园风光、原滋原味的生活。此外,万泉河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打造起来,应该开辟一条万泉河深度游,让游客坐上竹筏或小船,游览于万泉河上,怡然自得地欣赏沿途热带雨林风景,感受万泉河的厚重历史、红色经典故事、唱响万泉河的歌曲,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段万泉河之旅和经历啊!同时,官塘温泉的宣传很少,很多人往往不知道琼海有这么好的温泉,往往错过,温泉也应增加宣传。
现在是微博时代,我觉得政府和旅游委以及各个景区应该及时地开通微博,吸收接纳外界信息、建议、意见和投诉,能及时地和外界沟通,并能通过微博宣传政府和景区的形象。
@天涯我在:旅游产品增加可玩性
通过南国都市报组织的海南旅游微博观察团的两天一夜的行程,我行走了琼海三个重要地方:市区嘉积、温泉圣地官塘、天堂小镇博鳌。也参观了四个景点:琼海多河、文化谷、万泉河水上人家、春晖椰子加工观光基地、蔡家大院等;体验了两处颇具琼海侨乡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场馆:老房子咖啡屋、海的故事;考察了琼海两个新兴的小区:伊比亚小区和博鳌宝莲城。
整体的感受是琼海市一个充满活力和快速发展的城市,居民性情纯朴,环境秀美整洁,政府兢兢业业。我对琼海发展乡村深度游的举措非常赞同。对于琼海如何留住过夜客,我的观点是必须在旅游产品的可玩性上下功夫,旅游产品的数量也必须够多,让游客一天玩不够、又舍不得走,第二天还得继续玩才行。
(本报记者史晓晖实习生郑婷婷)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