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1月11日拍摄的三亚鸿港水果批发市场。新华社记者侯建森摄
三亚政协联席会议上,本报报道引起热议,委员们争相为规范水果市场支招
本报三亚1月13日电(记者良子雷思琦报道)10日,南国都市报刊登《水果店联手的哥专宰游客》报道,揭露了在三亚通往凤凰机场的凤凰镇上一些热带水果店与出租车司机联手宰游客吃回扣的事情,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正值三亚两会召开之际,三亚两会委员及代表就此热议。与会政协委员提出,对伙同水果店宰客的不良司机要坚决开除,对赚黑心钱的水果店要吊销营业执照,令其一次性死亡。
支招1将不良司机纳入“黑名单”
在13日下午的三亚政协联席会议上,三亚政协委员李毅就《水果店联手的哥专宰游客》的报道在会上提出,南国都市报记者冒着危险几次到三亚凤凰镇几家热带水果店暗访,职业精神令人敬佩。
李毅说,政府出台多种举措规范旅游市场,三亚水果市场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水果店水果摊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短斤缺两现象仍常有发生,三亚水果市场出现出租车司机与水果店联手欺诈游客问题要引起三亚政府的高度重视,整治旅游市场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李毅建议,三亚政府职能部门要对破坏旅游市场秩序者给予严惩,对出租车司机,一但发现其与水果店联手宰客,其行为后果又特别严重的,出租车公司要予以开除,并将其纳入执业不良黑名单,让其永远不能再从事出租车司机行业。
支招2让黑心水果店一次性死亡
政协委员罗灯光认为,水果店应明码标价,对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强买强卖、短斤缺两、低报价高结算等欺客宰客的行为,相关部门要有高压态势,对违法经营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查实存在严重欺客宰客行为的水果店,要“一次性死亡”,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通过查办一批案件,震慑违法经营行为。
三亚工商部门在整治海鲜排挡欺客宰客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建议工商部门也可以把一些整治良方套用到对水果市场的监管中来,例如同样可以和水果摊贩签订协议,一旦摊贩欺客宰客行为被曝光,就可能面临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的严惩。
支招3建立统一管理的水果市场
政协委员杨琼美认为,三亚水果市场、水果店很多,经营者要靠更多的客源来赚钱,很多水果店依靠出租车拉客赚钱,水果店之间也有不良竞争,从游客身上抬高价,多回扣给司机,促使出租车司机与水果店联手宰客问题越来越严重。
杨琼美委员建议,三亚应多建几家上规模的热带水果市场,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管理,这样不会有恶意竞争,杜绝宰客问题。出租车现司机与低有应对游客旅游在全省予以曝光。
支招4“裸称”同时箱上应标净重
对于今年春节起,三亚将效仿“螃蟹裸称”规定,要求所有水果裸称后再装箱打包一事,政协委员符女士指出,目前三亚市场上的水果销售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游客现场挑选水果,商家称重后按重量和单价销售;另外一种则是整箱销售水果。符女士认为即便实行“裸称”新规,也不排除有外地游客迫于赶时间,仍成箱购买水果,还是难以避免被宰,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强制商家在“裸称”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在成箱水果上注明箱内水果净重,按净重和单价计算价格,工商部门对净重的真实情况加强抽查,这样外地游客在买成箱水果时顾虑可减少很多。
支招5店方发“信誉卡”作购买凭证
针对外地游客买水果很少开发票导致被宰后工商取证难的问题,有委员建议,三亚水果市场摊点和水果店中都应该专门针对顾客设置一种“信誉卡”,在卡上注明摊位或店铺地点、摊位编号或店名、经营者联系方式及顾客购买水果名称、重量、价格等具体信息,顾客在付钱的同时拿到这张“信誉卡”,一旦发现问题向工商部门举报,这张卡的信息就可作为凭证。
政协委员还指出,除了工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前设法了解海南热带水果品种、参考价格等信息,了解并防范不良商贩常用欺客宰客伎俩,并主动向商贩索取类似于“信誉卡”的信息凭证,这样有助于打击欺客宰客的不法行为。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