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网海口2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韩博文)南海网记者今天从海南省质监部门获悉,2011年全省完成了近12万台计量器具的免费强检工作,展开了11项专项打假以及节假日期间市场整治活动,共查处案件1374宗,涉案货值636万元。
去年307家食品生产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达1054家
据悉,2001年,质监部门开展了重点市场计量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932人次,检查企业1350家(次),立案57起;加大对群众关心的米、面、食用油等商品净含量和过度包装的计量监督抽查,抽查企业71家、商品133个批次,定量包装商品抽样合格率95.9%;对全省2000多台加油机开展防伪封印的张贴工作,对海口地区579辆出租车计价器改造安装进行检定。在产品质量监督方面,组织实施国家监督抽查任务39个批次,国家专项监督检查66个批次,省级监督抽查12类555个批次产品的平均合格率88%;在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大力推进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和直属局监管责任的落实,风险监测样品305个,专项整治企业3700多家,“打非”专项工作检查企业5689家次、立案查处35家,307家食品生产企业新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全省取证企业达1054家。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深入开展气瓶“两站”、电梯以及压力管道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查扣改造气瓶379个,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电梯336台,查出压力管道325处隐患点,通过动态管理,圆满完成了各种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的特种设备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今年质监部门将强化解决海鲜宰客技术问题
省质监部门负责人透露,2012年,省质监部门将通过整治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区域,推进分类监管,严打计量、质量违法行为,加大创建公平安全消费环境工作力度。一是加强计量监管,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同时加强计量诚信建设,加强计量监管,强化解决旅游景区、海鲜排档、出租车计量宰客问题的技术手段。二是加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将塑料管材、管桩、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水泥电线杆和民用“三表”等产品列为重点产品,进行监督抽查。三是加大重点食品专项整治和风险监测工作力度。开展对乳制品等4种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乳制品重点整治三聚氰胺和黄曲霉毒素M1超标的问题;食用油重点整治掺杂、质量指标不合格和标识不规范的问题;酒类产品重点整治非法分装和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等问题;肉制品重点整治从非定点屠宰企业购进鲜肉、使用不合格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等非法行为。开展特色食品等重点食品的省内风险监测工作。贴近我省产品结构特点,对海干产品、椰子制品、配制酒等十多类我省特色食品,以及酱油、酱腌菜、蜜饯、炒货等食品,开展省内风险监测工作,每月抽取3-4类,每季度对所有产品种类抽样检验一遍,确保每年每类产品检验3至4次。四是加大生产许可、认证认可证后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生产许可、认证认可证后监管工作程序,完善生产许可、认证认可监管数据库;开展对化肥、电线电缆、水泥等产品的证后监督检查和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符合性检查,对获证企业的巡查、回访,对安检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对不能保证质量安全的企业,加大整治力度,直至依法吊销注销许可证、认证证书、安检资质。五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全省重大社会活动,以及旅游黄金周和重要节日期间,对活动现场、酒店、景区等重点部位的特种设备,加大现场监察力度,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切实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加力推动电梯远程监控工作,落实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安全责任,统一全省电梯的安全警示标识,对电梯安装维修违法违规单位实行“黑名单”制度,规范电梯安全管理。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