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团建议:设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海南团建议:设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来源:     作者:黄蕾    2012-03-10

    备受关注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和南海博物馆,已选址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片区走客村。3月9日上午,海南代表团在审议中,建议国家设立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支持加快基地和博物馆建设,尽早实现南海旅游的开发开放。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海南所辖水域有着丰富的南海水下文化遗产,迄今已发现各类水下文化遗产多处。其中,西沙群岛有水下遗产112处。另据海南对其中48处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发现,已有十分之一的水下文物被严重破坏,其他也被不同程度破坏,且目前存在盗捞现象。

    海南代表团认为,南海水下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本身具有经济、艺术、科研价值之外,还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在维护国家主权、解决领土争端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一项事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治任务。

    代表们建议,国家设立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特色研究、保护项目的申请立项等。加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和南海博物馆的建设,海南省方面也将积极参与建设。同时,希望国家支持尽早实现南海旅游的开发开放,把水下文化遗产作为海洋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在基层行政设计上先迈出一步。

    据了解,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立项申请和项目建设,是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主要针对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整理,通过学科交叉和科技应用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该基地在黎安占地规模约为100亩,不包括在南海前沿的考古工作站和监测信息中转平台建设两个部分。

    国家南海博物馆规划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历史和海洋生态的研究和展示机构,是国家级大型海洋文化和历史文化景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和环南海国家历史、现状的研究中心,重点强化展示服务功能,展示内容侧重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历史和文化遗产、南海沿岸国家的历史和人文及海洋生态、海洋资源等。

    另据悉,海南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3月8日在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海南省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强海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海南建成海洋文物大省。(记者 李晓梅)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