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况差 游客探访名人故里怨言多
路况差 游客探访名人故里怨言多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2-03-21

从龙湖镇居丁往蓬莱镇路段的道路,每逢下雨便泥泞不堪。本报记者张杰摄

  “太遗憾了!这么好的文化遗产,却给慕名探访者带来这么多困惑。”今天,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张岳崧239周年诞辰,再度探访张岳崧故里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时,来自海口的游客李先生向海南日报记者诉起“苦”。路况太差、路标难觅、遗迹破败——探访名人故居的游客,甚是遗憾。

  “下雨的时候,这条路是真正意义上的‘水泥’路,到处积水的‘水’,泥泞不堪的‘泥’。”今年春节期间,带着家人慕名探访高林村时,李先生就冒雨体验了这样一条独特的“水泥”路——下G98高速公路,从龙湖镇居丁往蓬莱镇路段的泥路。这条路,也是探访张岳崧故里的必经之路。

  今天上午,天气晴朗,该路段虽说没了积水,但被晒干晒硬了的坑坑洼洼,更加“折磨”人。在记者现场看到,过往的车辆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都在小心翼翼地前行,平均车速不到20公里/小时。记者开车从居丁到高林村分叉口,短短的9公里,竟然颠簸了近40分钟。据了解,多年来,除了探访名人故居的游客,当地几个乡镇的数万老百姓,常年在这样的道路上颠簸着,怨言颇多。

  前往高林村,除了路况差,由于缺少道路指示牌,不少初次探访的游客还很容易迷路。

  留学加拿大的女博士曾丽娟一家在探访张岳崧故里时,由于没有看到指示牌,虽然多次问路,但还是走错了,几经折腾,一直到晚上才找到高林村。

  今天是张岳崧诞辰纪念日,村里特邀琼剧团前来演出,该团司机尽管多年奔波在全省各乡镇,可谓“熟门熟路”,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目的地。记者留意了一下,从G98高速公路出口到高林村,有近十个交叉路口,但却仅有一个“张岳崧故居”的小小指示牌。

  “张岳崧在海南历史文化中的分量是很重的,但是他的故居遗迹却不尽如人意,与其价值很不相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参观了张岳崧故居后,来自北京的历史专家李晓宁教授如此感慨。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林村获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的古迹遗址、民居建筑以及历史文化价值受到多方认可与推崇。尽管当地政府近年来也加大投入力度,对张岳崧当年的出生地、读书成长的居所及祠堂进行局部翻修,但是如今,多座建筑已显破败,让观者感叹不已。

  “希望慕名而来的人们不再留那么多遗憾吧。”今天,在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全体村民自发庆祝张岳崧诞辰的活动现场,一位游客发出这样的感慨与呼吁。

  本报记者张杰(本报定城3月20日电)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