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起,商报连续独家报道了中国传媒大学海南籍女生用她的涂鸦小短篇,用“海南画”说“海南话”描绘出一个“绚丽多彩”且又“超级写实”的海南风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近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对商报报道作出批示。罗保铭在批示中指出,商报抓了一篇好新闻,把网络上涂鸦短篇搬上报纸,很生动,很有创意。特别是用“海南画”介绍海南民俗、景物、文化,导向很好。海南籍的大学生创作者杨苑也值得关注,人才难得。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插上文化的翅膀。这是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对旅游与文化的辩证认识,也是对海南区域品牌塑造中内容与渠道关系的宏观概括。” 传播学者、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毕研韬副教授表示。
罗保铭书记一向重视海南文化发展。在省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分组讨论时,他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插上文化的翅膀。国际上的众多旅游胜地,无不因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变得富有魅力。海南除了拥有一流的自然风光,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完全具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条件,我们要充分挖掘、包装、提升海南的文化内涵,让文化更好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
“杨苑同学《岛民图解》涂鸦小短篇为什么能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这些早为人知的‘海南元素’为什么会引起网友的关注呢?”毕研韬说,只有在海南长期生活,又出去到外面的,通过与外面文化等的对比,才能真切地体会哪些是真正的“海南元素”,哪些是海南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毕研韬认为,海南拥有让全世界艳羡不已的原生态文化,可海南的原生态文化还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对海南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出来。海南文化亟需政府与民间的全面合作,亟需在观念和机制上大胆创新。
海师大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卿志军表示——“岛民图解”丰富海南形象传播符号
商报讯(记者 王巍)从报道90后女大学生的“岛民图解”漫画,到近距离接触部分海南草根微博,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以不为人知的热情,发出民间的力量,组织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心社会舆论氛围。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是信息化依赖程度高的产业,旅游文化也需要广泛地传播和交流,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近日,海南师范大学新闻系主任、副教授卿志军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岛民图解”丰富了海南旅游形象传播的符号形式。同时,海南应该拓宽旅游形象的传播渠道,应该把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一种综合性的效果。要结合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传播形式实现旅游文化的广泛传播。
努力拓宽海南旅游形象传播渠道
在卿志军看来,海南旅游形象传播主要要加强海南形象符号的建设,包括提炼海南的核心旅游价值理念,让外地人都能够容易识记,这样便于传播;还包括保留和建设体现海南文化的建筑和城市雕塑,这些是海南旅游形象的符号体系,也是最能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的独特文化。
“拓宽海南旅游形象的传播渠道,应该把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一种综合性的效果。要结合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传播形式实现旅游文化的广泛传播。”卿志军说,一些外地游客在做出来海南旅游决策时,他受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这个时候,亲朋好友的口碑传播,包括现在网络微博形成的人际传播效果都会产生影响。
“海南旅游文化传播要结合外地旅游者的需要,推出海南相对于他地来说最有特点的旅游产品。而在传播方式上,应该把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一种综合性的效果。”卿志军表示,实际上,现在的人际传播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利用现代的新的通讯方式和网络都是一种形式的人际传播。
旅游主管部门要善于“微博海南”
“微博,则是借助于网络传播形式来进行的,所以其传播互动性强,公众参与度高。通过有影响力的微博主来做好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传播,特别是把海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等旅游元素传播出去,可以吸引一定的人气,也有利于提高海南旅游形象的传播。”同时,卿志军建议,主管部门要通过微博对舆情做好监测,了解关于海南旅游的舆情变化,通过微博来引导好社会舆论,特别是旅游危机事件中,要通过网络微博做好信息的及时发布,对于正确建立海南旅游形象是有意义的。
卿志军认为,旅游主管部门和经营者也要善于通过制造媒介事件吸引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报道,来传播海南丰富的旅游文化。比如在三亚开展世界小姐的选美赛,世界各地的媒体大加报道,让美丽的海南岛名声雀起,这样的活动充分把海南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展现在人们的视线前,把整个海南的旅游形象从过去的观光型提升到文化型。加强海南旅游文化的传播,增加旅游中的文化内涵,也是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page]资深博主、海口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天意教授认为——“互粉”代表一种新的传播手段
商报讯(记者 陈文剑)如果你承认海南网络宣传的文化氛围好,那么你一定不会否认,这与居住在海南的一批网络研究专家和资深博主有关。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宣传阵地。因为他们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注的一群人,都以不同的形式宣传海南的文化、旅游,思考着一些被忽视却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也记录着我们正在前进的时代。
资深博主、海口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天意教授是一位对网络舆论引导方面有多年研究的学者。2000年以来,王天意一直跟踪多个网络论坛并参与其中,从普通网民到论坛版主,从普通版主到荣誉版主,扮演过多种不同的角色。“互联网的登陆与普及对中国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公民社会的过渡起了一种推动作用。”王天意认为,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诉求、交流思想和监督社会的公共空间,搭建了一种与陌生人交往的话语平台。通过这个空间和平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到陌生人社会,实现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同时,博客、微博的兴起及互粉现象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正是有了互粉现象,平头百姓的表达才有可能放大,草根网民的诉求才有可能得到更多人关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才会暴露无遗。
“互粉现象代表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王天意认为,时下,微博中互粉十分盛行,不管你喜不喜欢,互粉已成为一种网络现象。互粉现象代表了网络草根时代的到来,代表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
“对互粉现象,显然有两种不同态度,一种是精英意识支配下的蔑视,一种是草根意识觉醒中的追棒。”王天意认为,中国是缺乏公民意识的国度,自古以来,在正统的观念中,“君子”与“小人”是界限分明的,精英阶层从未把草根平民放在眼里。自1994年互联网登陆中国以来,精英意识与草根意识的碰撞就从未停止过,从精英网民反对草根网民在论坛中灌水,到博客精英反对在博客和微博中互粉,正是这种意识碰撞的体现。我们看到,在网络论坛中,从精英把持到草根互动的蜕变不可避免,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博客世界中,从精英的孤芳自赏到草根博客的互动互粉同样不可避免。
商报“微播海南”报道反响强烈 亲,爱海南就“播”海南
商报讯(记者 金兆芹)微博上,总有这么一群人,不论身份,不论籍贯,可是都在做一件相同的事情:推荐海南。3月23日,商报记者选取了微博上不断发出海南声音的7个网友进行了采访,推出跨版《草根微博编织琼岛风情 众人协力传播海南声音》的报道,并率先在省内发起成立“海南岛民微博智囊团”,聘请草根微博人士,在网上大力宣传、传播、传承海南文化。报道在市民与网友中反响强烈,不少网友踊跃报名参加“微播海南岛民智囊团”。
不少市民看到商报推出了跨版“微博海南”的报道后说,海南确实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尤其是亲民的草根路线。从湖北来海南工作的刘小姐说,微博的平台很好,通过微博来推荐海南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报纸推出这类报道,可以让更多市民知道并参与到其中来。 “有你们在,海南不用再怕流言蜚语。”网友符俊杰jas在看到了商报的报道之后如此表示。该报道在微博上也引来了网友的关注和评论,竖起大拇指、V5、鼓掌、支持、帅,这些都是频繁在评论中出现的表情与词语。先前接受记者采访的“天涯雄仔”专程购买商报并拍照发到微播上并附上说明:商报的“微播海南”虽是颤颤微力,实乃拳拳爱岛之心。“阿麦郎”则没有想到自己耍耍微播晒晒美图就在不知不觉干了宣传海南的好事,他表示,爱海南,播海南,要永久性珍藏3月23日国际旅游岛商报。
报道推出当日,“微播海南岛民智囊团”也在招募中。招募条件:不论身份,不论年龄,不论职业,不论籍贯,一个硬条件:热爱海南。一个软条件:须是微博控。不少网友表示支持此类活动的开展,已经有部分网友第一时间在微博上留言表示报名,一位在大连上学的学生表示要报名,只是在外地上学不知道是否可以。记者了解到,只要满足“微播海南岛民智囊团”的要求的网友都可以进行报名。
资深网络专家老痛分析说——“口碑营销”是今后发展方向
商报讯(记者 陈文剑)“‘口碑营销’、‘体验营销’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资深网络专家老痛认为,我们应该整合各种对外宣传的力量,借助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宣传平台,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构建对外文化传播体系,增强国际旅游岛对外传播能力,提升了海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
老痛自称是超级网虫,长期活动在天涯社区。“天涯超资深网友,关心海南发展”是他的网上认证资料。他同时还是国内知名社区网站天涯社区的高层管理者。
“海南在对外宣传方面,网络有极大的天然优势。”老痛说,天涯社区有超过4000万的注册用户,最大的华文互动平台,包括海南在线这个子站点,覆盖全球华人,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还有几家网站的人气也非常旺。因此说海南在网络对外宣传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老痛认为,旅游产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需要大家都来体验、传播。近年来,海南的主流网站组织了各类旅游体验采风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些体验采风是最好的‘口碑营销’‘体验营销’,海南旅游和服务一旦有了良好的口碑,人们会不经意的对其进行主动传播。”老痛认为,公众对于信息的接受是定量限额的,因此在接受过程中具有选择性和过滤性。只有通过第三方认可的平台,如亲朋好友等熟悉的人提供信息源,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知机会。“口碑营销”体现在网络旅游宣传上,就是通过网络(如论坛、博客、播客、相册和视频分享网站等)渠道分享的,以文字、图片等表达方式为载体的口碑信息。
老痛说,“进行‘口碑营销’、‘体验营销’成本低、效果好。海南应利用网络宣传的天然优势,加大旅游体验采风等活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