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行业过“冬”需创新营销
旅游行业过“冬”需创新营销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2-05-16

  

 

  5月12日,意大利歌诗达“维多利亚号”邮轮载着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32个国家的1513名游客首度停靠海南三亚。靠岸后,游客前往南山佛教文化苑等景区观光或在市区购物。

  “今年的旅游淡季似乎来得特别早,也特别突然!”海南旅游人最近见面、打电话,不约而同都有这样的感觉。其实,每年5月至9月都是海南旅游传统淡季,但从各大旅行社的接待量、酒店的入住率来看,今年旅游淡季的确来得有些早,也有些猛!省旅游委近日就专门召集各大旅行社、酒店和饭店老总召开“深化海南旅游营销创新工作会议”,希望海南旅游业界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创新营销模式,联合抵御淡季“寒冬”。

  今年淡季有些冷

  尽管5月是海南旅游传统淡季,但与去年相比,市场表现却大不一样。今年5月,最受度假客追捧的三亚高星级度假酒店目前的入住率也基本在三成甚至不足三成,甚至一家三亚知名度假酒店有一天居然出现“零”入住率,令旅游业惊叹:这样的状况仅在非典时期才出现过!

  三亚酒店界人士分析,在海口、三亚两大国际机场旅客仍呈现增长的情况下,酒店入住率大幅下滑,很大原因是因为三亚近年来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一些房地产商进入旅馆业分食市场蛋糕;同时,酒店本身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在接待旺季表现并不明显,而在淡季就压力凸显。

  业界认为,今年淡季更淡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春节三亚“宰客门”事件负面影响持续,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香港市场,一季度同比下降一成;二是受欧债危机、人民币汇率走高等因素,欧美等境外市场下降趋势明显;三是海南旅游综合竞争力不强,产品丰富度、服务水平等有待提升。

  创新产品精准营销

  面对淡季旅游现状,海南旅游人纷纷出招。

  省旅游协会旅游饭店分会会长张会发建议,针对目前经济形势,我省应舍远求近开拓客源市场,尤其要注重挖掘和满足散客和自驾客的需求。但对一些目前表现不甚理想的重点市场,仍需从长远考虑加强营销。同时,航线和旅游产品要捆绑推广,要重点开发会展和会奖两大旅游新业态。在营销和推广方面,要注重结合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提高海南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亚湘投银泰度假酒店负责人认为,海南旅游产品应该更加专业化和主题化,海南在婚礼游、高尔夫游等专业化细分市场可大有作为,应作为未来营销和推广重点,加大这方面的产品包装和推广。而三亚连续几年的“清凉一夏”主题促销,把三亚淡季的散客明显提升上来,其经验值得借鉴,可以推广到全省范围在全国开展类似主题营销。

  “目前海南各市县存在旅游要素无序建设的问题,要坚持全省一盘棋,景区、酒店、购物等旅游要素科学规划管理的路子。”省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会长房新海呼吁,要加强海南旅游各行业间的交流合作,而政府要把关注点集中到旅游要素的价格管理等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上。

  “大力实施整合营销,旅游六要素协同作战,合力共渡难关。”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表示,去年海南举办的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大赛,打破了一条线路游海南的格局。这些线路产品把海南各区域、各类型的景区、酒店、专项旅游产品有机融合在了一起。今年应该继续向国内外旅行商、消费者推介这些创新旅游产品,尤其要将适合淡季旅游的项目有针对性地组合起来,形成不同主题的淡季旅游线路。

  优质服务提升价值

  “其实在旅游淡季,游客能享受到物美价廉、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海口民间旅行社负责人向同行宣布,该社从6月到10月,将倡导全社600多名导游推出淡季服务不打折活动,如15人以上团队提供“一车双导”服务,此举不仅可避免淡季裁员、导游闲置在家,也可通过更加完善的服务,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提高跟团导游的服务技能。

  据悉,利用旅游淡季,不少旅行社已开始策划岛外的营销推广。海南椰晖旅行社负责人表示,旅游淡季也是旅行社把心思用来充分展示品牌形象的一个关键时期,希望各大旅行社加强协助,联合出击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加强与目的地旅行社、游客的互动和沟通。

  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认为,各大旅游企业应抛开门户之见,结合不同的重点市场,组成联合体开展联合营销推广。而省旅游协会作为全省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今年会尝试按照“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的模式,带领旅游企业走整合营销之路;同时,将推动“海南旅游消费信息采集与发布”工作常态化,搭建海南旅游消费信息公共性发布平台,及时将海南旅游各要素的最新、最准的旅游消费信息和线路产品,通过各类传播渠道传递给国内外旅行商和终端消费者。 (本报海口5月14日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