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亚信息化监管海鲜排挡要顾及成本
三亚信息化监管海鲜排挡要顾及成本
来源:     作者:黄蕾    2012-05-20

   针对今年春节三亚海鲜排挡的欺诈问题,三亚市有关部门拟采取全市海鲜排挡市场开设信息化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后台对海鲜排挡公示屏实时监控,监控系统不仅能将海鲜消费信息实时传送到监管后台,方便职能部门查询监管、调查取证。(5月18日南海网)

    笔者认为,引入信息化监控三亚海鲜排挡,当然有助于加强对海鲜排挡市场的严格管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全方位监控的初衷值得肯定。但是实施一项制度,必须顾及实施制度的成本,即所谓制度经济学里称为“制度成本”。如果制度成本太高,对于消费者和整个行业来必然大大增加费用,由此导致得不偿失。

    所谓制度成本,就是实施一项新制度所需要的成本。在制度经济学看来,一切制度都是有成本的。即便是一个制度设计得再好,但如果实施成本太高的话,不仅达不到实施的效果,那么到头来只会“瞎子点灯白费蜡”的尴尬中。在现实生活中,有关设计制度不注意成本的例子不胜枚举。较典型的是前些年有关部门为了防止有人拿假学生证买半价火车票,有人竟然提议将全国所有的大学学生证都换成装有特定防伪标志的。显然,这种做法的成本将远远高于少数人拿假学生证买火车票造成的损失。

    三亚海鲜排挡监控的例子也是如此。数百家海鲜店,宰客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全部安装系统,安装一套系统要多少钱,安装系统的费用谁来负担。如果商家来负担,至少要采取自愿的原则。如果强制的行政推动,主管部门是否有干预市场之嫌?而且,即便是商家自愿安装,系统的费用、后期的维护,肯定也是一笔负担,最终还是要羊毛出在羊身上,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不仅如此,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情形下,谁又能保证系统不会出现“黑客”式的分子来更改、甚至销毁数据,“黑”掉信息。如此监管部门不是达不到监管的目的了吗?如果再重新升级、加密等等又是一笔费用,如此下去,海鲜排挡的成本情何以堪?笔者认为,这种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技术依赖”的症状,只要是加强管理,势必就增加经费预算,多装摄像头和监控设备,这样肯定会加重纳税人的负担。同时,过多依赖技术手段,势必要安装、维护多种仪器设备,也加重纳税人的负担,也容易令监管部门不自觉的陷入“懒症”和“惰政”,一旦技术都解决不了的,也容易陷入“技术托辞”。

    人类的社会管理经验告诉我们,技术手段永远无法取代制度安排。尽管制度可以提高效率,但建立任何一项制度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此,我们在决定建立某种制度之前,首先要算成本与收益账。特别是对于海鲜排挡对大多数人来说,宰客是小概率事件。这种用建立某项制度的方法来防范偶然性事件,其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其收益。(陈岚桦)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