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海口滨海大道西行,白浪拍岸、椰影摇曳,即将承载超五星级酒店的人工岛一点点从海面升起,优美风光之韵与都市时尚之景自然融合,阵阵海风轻拂北岸沙滩,吹扬起一股令人新鲜而激动的力量。
集中了全省八成以上教育、医疗、科研、人才等优质资源的省会海口,是全省经济高地、开放高地和要素聚集地。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亟待中心城市挑大梁的大背景下,海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对全省起到辐射带动和综合保障作用。
自“十一五”期间提出从工业型城市转型为宜居城市以来,阳光海口在城市发展定位上,沿着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养眼、养身、养心”最佳人居地的脉络,着力以提高城市品位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海口是省会城市,是一个功能复合型城市。海口的城市功能比较完善,是全岛政治、经济、金融、交通、物流、文化、教育、医疗中心,将海口建成全国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突出热带滨海和宜居旅游特色,突出城市品位,打造品位海口,才能提升海口的核心竞争力。”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在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优先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摆在发展实体经济,夯实产业基础之首,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落脚点是要努力打造最宜人居的理想居住地。
宜居的关键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海口第三产业虽然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左右,但长期以来大而不强,现代服务业的份额较小,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海口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推进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其中,以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望海国际广场为代表的高端商业强势崛起,以观澜湖高尔夫、海口湾游艇为代表的高端旅游业顺势而兴,以国际会展中心为代表的会展业迅速延展,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海口现代服务业,正积极吸引产业高端环节,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被认为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含金量最高、影响面最广的政策—————离岛免税政策已实施一周年。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2011年12月21日开业首日,即有6000余人进店消费,开业头三天,销售额就突破500万元,头五天内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海口市商务局局长朱韶雄表示,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海口商业的档次,带动了相关物流、配送、批发零售和进口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现有商贸企业的升级改造,海口的商业格局正沿着“十二五”期间海南离岛免税的路线图,裂变、成长、崛起,“‘十二五’期间,海口计划新增商业网点500万平方米,目前在建的商业网点已有310万平方米,打造成全省和环北部湾的购物中心是海口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海口各处正火热改造升级的商业项目,无不表露出海口商业承接国际大品牌的信心,以及大品牌看好海南商业平台的信息。
在海口首家引入大型奥特莱斯名品折扣中心的鸿洲·江山项目负责人曹志刚5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国际品牌商的入场需求,我们正在调整项目建设布局。”中心拟规划面积约4.5万平方米,“这在世界奥特莱斯项目中算规模偏小的,就我们目前接触到的国际大品牌商而言,单个品牌的营业面积都将在数千平方米,根据品牌商的需求,我们正抓紧修改项目规划,力求按照品牌商的标准呈现最佳购物环境。”
据初步统计,海口“十二五”期间拟规划建设的项目包括海口秀英港商贸旅游综合中心、丁村美居物流城、美丽沙商业街、海口会展商业中心、东海岸贸易旅游综合中心、西海岸大型购物中心等。
文化旅游产业成新经济增长点
“旅游通道”一词曾道尽海口旅游的失落。提出建“品位之城”,实质上要求海口必须具有更多的旅游元素,把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打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牌。
海口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发挥省会综合服务优势,抓紧国际旅游岛一系列政策在海口落地,推进市内离岛免税城建设,加快开放邮轮游艇经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等,全面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同时,要借助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开展高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积极申办世界石油大会,提升海口知名度;依托海南观澜湖度假区、国际会展中心等平台,举办更多的国际知名、高品质的定期定址活动,使海口成为国际性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外交外事活动的举办地。
作为省会城市,海口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艺术体育消费群体,但要实现资源和消费群的对接,需要大力加强环境和平台建设。针对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海口于2009年6月率先在全省启动以“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以推进数字化城管、建疏导点等创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从外至内提升城市品位,让海口在亚洲博鳌论坛、国际环岛自行车赛、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等重大国际性活动中展示了良好的城市风貌。
海口还在体育赛事、会展演出文化等方面进行尝试,引进和打造了一批品牌文化活动,力求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骑上一辆自行车,就能访山探海,这是海口绿道慢行独有的魅力。海口市从2010年开始绿色慢道休闲系统建设,到去年5月,总长100公里的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市民、游客低碳出行开展户外休闲运动提供了新空间,使海口旅游业向休闲化、生态化、国际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并带动了琼北地区休闲旅游发展。海口还在国内首次将全市纳入绿道慢行系统规划,并对绿道慢行系统进行专项规划。
去年11月24日至27日,第56届高尔夫世界杯比赛在海口观澜湖球会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在海南举办的档次最高的体育盛事。通过举办一系列有影响的高尔夫球赛事或主题论坛,让更多人通过高尔夫运动了解海口,使海口逐步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平台靠近。
截至今年,海口已连续两年举办游艇经济论坛,开办游艇展览,并于去年在国内率先完成游艇产业的总体规划,现已建成游艇泊位250个,明年将达到600个,成为全国游艇产业发展最快的10个城市之一。
今年来,海口加快对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春节时首次举办历时一个多月的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旨在通过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增添海口的旅游魅力,挖掘海口的旅游潜力,形成海口别具一格的旅游新优势。
通过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海口旅游走出一条与三亚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旅游基础也得到进一步夯实。据统计,2011年海口市接待过夜游客预计超过830万人次,同比增长13%以上;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同比增长16%以上。
中心城市里的幸福家园
美国籍外教伊丽莎白已经在海口生活了3年多时间。“海口让人感觉很舒服,今年春节我第一次留下来过了中国的‘年’,还被邀请观看了俄罗斯乐团的表演,这让我体会到海口不光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也越来越浓厚,我把这理解为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带给我的幸福。”虽然中国话说得不太流利,但年轻的伊丽莎白还是很兴奋地表达着她在海口的生活感受。
从“十一五”期间提出工业向宜居城市转型,将海口定位于“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品位之城”,到贯彻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再到落实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把海口建设成“美丽风光养眼,良好生态养身,幸福感受养心”最佳人居地,海口城市发展脉络愈加清晰,方向愈加明确。
海口市长冀文林表示,以民生的改善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海南的绿色崛起,海口已在不少方面进行了探索,未来5年,海口将致力于加快城市转型,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致力于强化省会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据介绍,海口今年将紧扣城市历史脉承、文明延续、文化底蕴、风土人情,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引领建设具有独特产业体系、独特文化品质、独特风貌品牌、独特生态环境、独立精神内涵的“四宜”最精最美城市。
大力开展“城市营销年”活动,坚持走旅游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策划、举办一批重大节庆和赛事活动,积极搭建旅游转型升级平台。从5月起陆续举办第三届海口热气球旅游婚庆节、万人相亲系列活动、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二届“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和观澜湖高尔夫明星邀请赛等大型赛事节庆活动,全面提升海口旅游知名度,旅游经济要在今年实现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过夜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三个突破”。
设立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面启动五公祠、海瑞墓、丘濬墓三大人文景点的改造提升,探索创新推进模式,使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三年内全部完成任务。
突出机场离岛免税特色,完善配套服务,推进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建设,鼓励和引导专业商品市场集聚发展,着力把海口打造成为全省和环北部湾区域购物中心。成立专门机构,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准的会展专业服务企业。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