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地产提速 南海等地成“新蓝海”
旅游地产提速 南海等地成“新蓝海”
来源:     作者:黎贤伟    2012-06-02
    近日,因2009年拿下海南三亚地王而名噪一时的中国中铁与中弘股份合作组成联合体,大手笔投入参与竞标海口市东海岸如意岛项目。在各大房企蜂拥而入的同时,游资也在不断涌入旅游地产领域。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进入旅游产业的“游资”高达26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旅游地产,预计今年全行业投资将超万亿元。 

    各大房企跑马圈地 

    除中铁之外,与之合作的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弘股份,近来在旅游地产的表现也屡屡惊人。今年4月,公司就签订了3个旅游地产项目的合作开发协议,其中,云南西双版纳路南山旅游度假项目建设用地面积近1.47万亩,投资规模150亿元。另外,山东微山湖国际旅游岛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也达到5000亩,投资规模不少于100亿元。 

    加上去年10月与吉林省签署的建设用地面积约180公顷、投资规模150亿元的“长白山望天鹅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刚上市不久,2011年全年营业收入仅18.54亿元、同比下降49.36%的中弘股份在未来几年需要撬动至少400亿元投资规模的旅游地产项目,无不令业界咋舌。 

    事实上,一些房企的“跃进式”开发旅游地产已不是新闻。较早涉足旅游地产的万达集团目前已开发多个旅游度假项目,总规模已接近1700亿元。董事长王健林日前表示,万达未来将加大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投资,以储存未来10年的竞争优势,2020年万达商业地产收入比重将降到50%以下,彻底实现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国内已有超过50家房企涉足旅游地产,涉及项目金额超过3000亿元。包括万科、恒大、龙湖、绿地等地产龙头企业都不断试水旅游地产。 

    以海南为例,上百亿元的旅游地产项目早已星罗棋布。云南旅游地产更是炙手可热,境内大理、腾冲、丽江、普洱等地,几千亩甚至几十平方公里规模的项目随处可见。 

    “商业地产的投资过热已令全行业意识到风险。旅游地产已逐步成为房地产新的投资热点。”某大型房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旅游地产成投资新宠 

    在各大房企蜂拥而入的同时,游资也在不断涌入旅游地产领域。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进入旅游产业的“游资”高达26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旅游地产,预计今年全行业投资将超万亿元。 

    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表示,旅游休闲正在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未来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美元时,中国的旅游将全面进入度假休闲时代。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日前在国际旅游财富峰会上表示,包括旅游地产在内的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旅游地产正在成为从其他行业撤出的游资的新出路。 

    业内指出,政策导向也是一些房企转型旅游地产的重要原因。“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更明确提出,以促进内需、拉动消费作为未来中国数年甚至是十数年的发展规划中重要的战略选择,旅游产业必然会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此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投资”。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方政府也正在成为旅游地产的最热衷支持者。据统计,中国至少27个省区市制定的“十二五”规划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中的领头产业。 

    旅游地产到底是哪根稻草 

    事实上,与商业地产一样,旅游地产是否也有泡沫开始成为行业的话题。而对一些企业借开发旅游地产而大肆圈地的批评报道也开始不断见诸报端。 

    有人指出,有些企业开发旅游地产是迫于生存压力。他们热衷的是“地产”,而非“旅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企业拿地成本低得难以想象。而开发商更关注以开发旅游的名义而带来土地增值,实现周边商业地产和住宅的高回报,旅游项目正在被房地产“绑架”。 

    同时,专家也指出,旅游地产投资同样面临投资额大和技术门槛高的风险,具有投资金额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如果盲目进入,对当前资金链比较紧张的房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以万达为例,其几个大型旅游项目都是联合了国内几家顶级的民营企业组成了投资团队进行投资,共同抵御资金风险的同时,实现资源整合和技术整合。同时,旅游地产作为娱乐、文化以及演绎艺术和科技艺术高度集合的行业,与商业地产相比,旅游度假项目跨行业和专业门类多,复合型更高,前期开发与后期的经营对企业都是严峻考验。 

    一些房企如果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量体裁衣,一味地跑马圈地、投资冒进,届时旅游地产很可能不是房企转型的救命稻草,而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