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节日变假日基本剩下“吃” 如何过端午?
传统节日变假日基本剩下“吃” 如何过端午?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作者:王吉拉    2012-06-22

  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说起端午,常常让人想起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袋等传统习俗。可如今,端午、中秋等原本充满诗意的节日少了些文化内涵。

  如何过?

  “一些传统节日,基本上只剩下‘吃’了,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海南大学教授王毅武感叹。

  对年轻人来说,吃粽子都只是一个“礼节”而已。“其实,吃粽子就是意思一下,表示过了这个节。”海南大学大四学生张一鸣说。

  记者走访了海口市几家大型商场和超市,看到很多超市门口写着“别忘了过端午节”,似乎在提醒市民不要忘了这个传统节日。

  正在超市买粽子的秦女士告诉记者:“过节了,家里多多少少会买点,自己不会做,也没时间做,端午放假就是要好好休息。”

  变“假日”?

  中国传统节日悄然变为“假日”,这似乎是很多人的感受。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表示,端午假期就是待在家里休息,或者和朋友聚会。

  记者采访发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端午节放如一个加长版周末。张一鸣说,“端午节还没什么打算,就跟周末过法差不多,比如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或者出去玩,没什么特别的。”

  24岁的林雅在海南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她告诉记者,“小时候会和外婆一块摘粽叶、包粽子,如今爸妈也不会做,不知道家里的粽子哪儿来的,也许是亲戚朋友送的,或超市买的吧。”

  缺内涵

  23岁的冯晨庚说,“端午节那天恰巧是我生日,也没什么特殊的庆祝方式。小时候会戴上奶奶做的小葫芦,可能跟端午的传统习俗有关。现在不戴了,也不太在意这些东西。”

  “现在好多传统习俗退化了,感觉端午假期来了,就想放松一下。”林雅说。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端午节就只剩下“吃粽子”了。他们认为,端午小长假只是个加长周末而已,没什么“节味”。

  王毅武说,“端午节的背后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沉淀,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粽子’,这里面其实承载了很多文化的精神意义上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

  王毅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底蕴正逐渐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记忆中消失,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端午节的祛病消灾等。传统节日似乎变成了“吃”或“玩”“假日”,节日真正蕴含的文化内涵渐渐简化。

  王毅武说,传统节日不等同于“饮食节”,应该挖掘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传统,培养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各种传统节日文化和民俗等,更多地去思考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有关专家认为,在丰富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内涵时,政府需要依托民俗学会等机构,通过乡土教材、光碟等传统材料等,教育和引导民众在传承中发展传统节日。

  过端午节、弘扬端午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到屈原的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精神上来,这才是端午节的核心文化内涵。(新华网海南频道 张永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