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黎锦传统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世博海南周展示织锦
黎锦传统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世博海南周展示织锦
来源:南海网     作者:修梓馨    2012-07-16

  两位海南黎锦传统纺染织绣国家级传承人刘香兰和容亚美在中国馆海南活动周上展示黎锦织造技艺。(南海网记者史莎摄)

黎锦成品。(南海网记者史莎摄)

  南海网丽水7月16日消息(南海网特派记者史莎)15日,刘香兰和容亚美这两位黎锦传统纺染织绣国家级传承人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内摆开了织锦的“阵势”。这两位来自海南五指山和乐东的地道黎族妇女要在为期三天的中国馆海南活动周上,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海南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黎族织锦。

  刘香兰今年43岁,来自海南五指山黎族杞方言区,从13岁开始就跟随母亲学习织锦技艺。如今,她不仅自己掌握着出众的织锦技艺,还自发带出了五六十个学生,是当地有名的生产能手和生产带头人。在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刘香兰显得很健谈,她告诉记者,前年在上海世博会就有很多观众围着她们的织锦区看得不亦乐乎,加上近两年时不时代表海南去外省交流演出,应对这种场合已经十分自在自如。但是出国对她来说还是头一次,因此多了不少兴奋感。

来自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黎族哈方言区的容亚美。(南海网记者史莎摄)

  “我俩趁着休息空隙就去逛世博会其它的馆,不过去买纪念品的时候就比较麻烦,都是比划来比划去,好像小鸡同小鸭讲,哈哈哈。”刘香兰逗趣地说着。

  比起刘香兰的善谈,今年57岁的容亚美由于普通话较“蹩脚”而略显腼腆。她来自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黎族哈方言区,8岁起就学织黎织,至今已织了近50年,无论是正面织还是反面织,对她来讲都熟练利索。在海南的非遗展区,一把“大刀”、一把“小刀”,还有31根长长的竹签在她手中灵活穿梭移动,3种颜色的线在一穿一压中渐渐形成了哈方言区独特的符号——“万字图”。

  据了解,如今在海南,像刘香兰和容亚美这样懂得手工织黎锦的共有9000多人,其中省级黎锦传统纺染织绣传承人有13人。这些勤劳而智慧的黎族妇女在用自己的双手保护和维持着这项珍贵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它呈现给所有喜爱它的人们。

来自海南五指山黎族杞方言区的刘香兰。(南海网记者史莎摄)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