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口7月29日电 (记者 吴声婧) 便捷的电动车方便了普通市民,但也带来新的交通问题,与机动车抢道、违法穿行、闯红灯、超速、逆行等乱象困扰着海口这座城市。目前,很多路段都有机动车电子监控仪器,有力打击了机动车的违法行为。面对电动车违规严重这一现象,除了交警部门开展的电动车违法大规模集中整治外,海口电动车的电子监控问题也成为市民近日的关注焦点。
海口交警部门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帮助下,交警部门一直加大投入,逐步完善监控设施,力争建成全市无缝衔接的监控模式。
记者探访:电动车违法乱象触目惊心
7月26日上午,南海大道,记者在10分钟内已经看到有数名市民骑着电动车带人,在车流中快速穿梭.其中,有的带着2、3个小孩,有的带着大人和孩子,有得甚至带着两个大人,俨如杂技表演,让人心惊。
27日下午,一辆小轿车途经龙昆南路与海德路口时,突然,一辆电动车飞速从海德路窜出来,小轿车差点撞上电动车,司机赶紧急刹车,一脸怒气,可电动车主却全当看不见般,继续欢快地在机动车道上穿梭。
连日来,记者探访海口多处路段,发现超速行驶、驶入机动车道、超载、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电动自行车违法乱象招摇过市、随处可见,扰乱了路面交通秩序,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原因探寻:电动车主缺乏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
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海口由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违法交通法律、法规而引起的交通事故27500起,造成54人死亡。仅今年上半年,因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近5000起,造成15人死亡,121人受伤,经济损失100万余元。
现实比数据更无情。据海口交警介绍,2011年3月11日0时50分许,当事人徐某驾驶无号牌电动自行车(后载杨某),从白龙南路往蓝天路方向行驶,行至白龙南路与海府一横路交叉路口,遇行进方向禁止通行信号灯时,继续由南往西左转弯通过交叉路口,与当事人孙某驾驶从白龙南路由北往南通过交叉路口的琼C81013号中型货车发生相撞,造成徐余全当场死亡,杨某受伤。据调查,事故的发生是当事人徐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未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及当事人孙某驾驶已达到报废标准的货车上道路行驶的违法行为及过错造成。
海口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黄乐明介绍说,电动车交通违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车主没有安全守法意识。很多电动车主都不了解电动车的管理办法,被交警拦下都不知道是为什么。“目前,电动车驾驶人的交规意识普遍不高,逆行、闯红灯的现象比比皆是。”
关于电动车违章屡禁不止,一些人士认为,对于违章电动车的处罚过轻,也是导致电动车交通乱象频生,日趋严重的一个原因。
记者了解到,在电动车违法大规模集中整治中,交警在查处的同时,还注重对电动车主的引导规范,处罚与教育形式相结合,对多数交通违法采取了教育放行方式。
解决办法:逐步完善电子监控无缝覆盖
海口市交警支队科技科刘科长介绍,交警部门一直将非机动车的违规行为纳入监控管理,在主要路口路段的电子监控,不仅针对机动车,也对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控。“任何交通违法行为都会采用合适的技术监控装备记录、抓拍、监控。”
刘科长同时表示,由于电动车是近年才出现的,所以关于电动车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在逐步完善。因此,目前非机动车的违规行为,是以现场处罚为主,监控手段为辅。
刘科长透露,采用先进技能、先进技术管理交通是交警部门一直以来的工作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帮助下,交警部门现在一直加大投入,逐步完善监控设施,力争建成全市无缝衔接的监控模式。目前,无缝衔接监控设施工程建设已经列入计划当中。
刘科长最后提醒,交警部门在市区的大多数路口、路段均有电子监控,希望广大电动车主自觉自律,依法驾驶,确保安全,不要存侥幸心理,违规行驶。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