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槟榔谷:在发展中保护黎族苗族文化
海南槟榔谷:在发展中保护黎族苗族文化
来源:南海网     作者:林可婷    2012-07-31

槟榔谷大门(资料图)

  引言: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位于海榆中线(224国道)保亭县境内与三亚市交界处,景区总面积为509亩,共有四大板块,分别为:原甘什黎村、原生态苗寨、原神秘雨林、大型黎苗实景文化歌舞表演《槟榔·古韵》。槟榔谷继开业以来秉着“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海南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的使命,努力肩负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者的历史责任,建立优质国际旅游品牌为己任,于2010年7月9日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

  蚩尤部落守护的绿色槟榔谷

  在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历史古河中,有一位智勇双全的战士叫蚩尤。千百年来,一支蚩尤的子孙后代在槟榔谷辛勤耕耘,守护着这片苗族的药库。

  槟榔谷有着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大气、提供植物景观和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显得极为重要的作用。约1400多种植物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存,其中,桫椤、马蹄都为恐龙时期古老的孑遗种。丰富的植物种类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苗族人创造了丰富的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苗族中草药文化是博大的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保护着这些植物不被破坏,维系苗族中草药文化的根本成为槟榔谷的重大责任。

  为走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槟榔谷在建设景区的过程中,利用原有山路进行拓宽改造,减少对成材树木的砍伐和植被的损坏,合理设置道路宽度,减少不必要的砍伐。当游客踏入槟榔谷时会发现,在狭隘的山路中间坐落有致的花草树木欣然挺然,无一丝人工雕琢的纯然之美。

  黎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一支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原住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洗礼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而这些古老的文化天天都在流逝。

  作为黎族人民的聚居地,传承和保护黎族文化遗产已成为了槟榔谷首要的使命与责任。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一个逐渐积淀的过程,如果一种文化消失了,它将再也不能还原。黎族、苗族弱势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吞噬的过程,是黎族、苗族灿烂多彩文明消失的过程,留给后人的是一个精神层面大一统的世界,一个单调的生存空间。

  槟榔谷誓言弘扬传统黎苗文化,提倡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文化的多元为文明发展进步提供源动力,世界文化也才会因各个具有独特个性的民族文化而更加富有活力。如果没能很好的保护与传承黎苗传统文化,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海将少了一条河流的汇聚。2012年7月5日,槟榔谷董事长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再次强调这一重要使命,强调黎苗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位槟榔谷员工应尽的责任。

  槟榔谷为流逝的黎族文化寻求出路

  黎族文化中有活力的部分很多,光辉艳若云的黎锦最为典型代表。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黎锦图案就是它的标志符号,这些原始的文化符号,记录了黎族的原生态文化,表现了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一首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浓缩了黎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史书。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溃散,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化,黎锦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黎锦的技艺是口传心授的,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特定的图案和颜色,如果现代人不去喜欢它,去爱它,用情感去呵护它,必将难以传承下去,如何让黎锦的生命得以延续成为很多关心黎族文化的人思考的问题。而槟榔谷在景区内进行了市场化经营,借经营黎锦为黎锦技艺的传承找到了出路。审视和处理好民族性与时代性、世界性与本土性的关系,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学习、去借鉴、去创新、去发展、去赶超。同时也努力处理好传统与时尚,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鲜明突出黎锦的独有特点,使之得到更多顾客的青睐。以专业、独特黎锦而闻名的槟榔谷,其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逐渐走进槟榔谷博物馆的黎族妇女文身

  多少个世纪的海风吹过,见证了黎族祖先的传奇和神秘。人类学家比喻黎族妇女为“海南的敦煌壁画”,为何有这样的形容?因为黎族原住民妇女有着文身的习俗,历史悠久,是唯一一个以皮肤作为载体记录氏族符号的民族,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历经几千年而不断地延续下来的文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黎族妇女大体上就不再沿袭文身的习俗了。人们所能看到的最后一代文身长寿老人正居住于槟榔谷的甘什村,时时刻刻守望着那片她们生活了多年的神秘雨林。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黎族文身妇女将渐行渐远。也许再过上三十年,我们只能从影像中去追忆这群用身体书写一个民族历史的女人。因此,槟榔谷景区建造了文身馆,详细介绍了文身的历史、起因、文身流程和文身样式、文化内涵等,填补了海南黎族文身文化系统记载的一大空白,成为黎族文化史上唯一的文身馆。

  肩负历史使命在发展中保护黎族苗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过度开发会减少其文化本身的内涵,只有适度的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才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最大价值,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了解古老文化的好奇心理而产生经济效益,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已是槟榔谷景区的重点方针政策,在景区内建造的两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黎族的黎锦、龙被、树皮衣制作、石器、传统服饰等列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槟榔谷对黎苗族古老民俗的热忱受到了游客的认可,让世界记住了淳朴的黎族、苗族,也记住了槟榔谷这个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海南黎苗文化”为己任的企业。

  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海南黎、苗文化在槟榔谷人的心里,已不是哪一代人的事,而是永恒的使命。槟榔谷景区负责人表示,“黎苗文化遗产施恩于我们上千年,对于其文化生命的保护是我们的情感所在,责任所在。槟榔谷必将肩负好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海南黎苗文化的使命,履行保护传承黎族苗族文化的历史责任”。

  槟榔谷一直努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但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长远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织锦的黎族文身阿婆(资料图)

  (南海网7月30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邓松 通讯员陈永晶报道)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