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唱响海南”全国著名词曲作家海南采风团提建言
“唱响海南”全国著名词曲作家海南采风团提建言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2-10-19

  结束了海南采风之行,“唱响海南”全国著名词曲作家采风团成员今天上午踏上了返程之旅。过去一周的时间里,词曲创作名家们近距离感受了哩哩美、儋州调声、崖州民歌等多种海南民间音乐形式,实地感受了海南近年来建设发展的成就,并首次踏上了三沙市。

  词曲作家们表示,虽然多次来过海南,但此行对海南及海南的本土音乐感到十分震撼,对海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对海南民间音乐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重新认识海南之美

  在临高新盈港的渔排上,听着美妙的哩哩美渔歌,词曲作家们难掩兴奋之情。中国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超越梦想》《从头再来》等歌曲的曲作者王晓峰认为,哩哩美渔歌的旋律十分上口,符合现代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次为海南创作将会尝试把哩哩美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儋州,动感的调声演唱形式吸引了音乐家们的参与,不仅现场学唱了几句,还认真地用电子设备记录下了现场的延长场景。著名音乐制作人孟文豪告诉记者,儋州调声不但旋律优美,在演唱上还十分具有节奏感,听了之后感觉十分震撼,对海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孟文豪说,海南的最大特点就是国际化,此行也亲眼看到了海南的诸多国际化元素,自己的作品除了吸收海南本土音乐的元素之外,还将突出这种时尚化、国际化的特点,给作品赋予一种流行、轻快,能够被更多人喜欢的风格。

  “海南的本土音乐非常有魅力。”著名词作家、《走向复兴》的词作者李维福坦言,这是第一次如此全面接触海南的民间音乐,感觉十分受启发。李维福表示,印象中的海南非常遥远,而此行的实际感受却是,海南很现代、很亲近,要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世人海南不再遥远。基于这样的感受,他的作品《人在海南》已经完成了歌词的创作。

  建言海南民间音乐

  无论是哩哩美渔歌、还是儋州调声,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流行范围却十分有限,在“走出去”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其传承人也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一代的兴趣并不浓厚,面临着民间艺术传承“断代”的危险。

  对于海南的民间音乐,音乐家们在采风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并对海南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了建议。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副总团长、《同一首歌》的曲作者孟卫东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此次采风之行除了创作一些海南题材的音乐作品之外,还将会为海南本土音乐的发展尽一份力。

  著名作曲家、《好运来》《常回家看看》等歌曲的曲作者戚建波认为,一种好的音乐形式要让大众所知晓,就必须要能让人听懂,有较强的时代感,在旋律上要尽量简单。基于此,戚建波表示,海南民间音乐的发展也可以考虑吸收现代流行歌曲的一些元素,适应广大年轻人的音乐喜好,融入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和风格,做出必要的改进。

  对于海南采风之行,音乐家们收获颇丰。车行、李昕、李杰等著名词曲作家们均表示,从自然风光到风土人情再到人文历史,海南有着十分丰富的音乐素材,其美、其魅力皆十分醉人,一定会用好的作品来说话,来尽情抒写大美海南。

  本报记者付阳阳(本报文城10月18日电)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