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岸专家学者汇聚海口 齐吁加强南海生态保护
两岸专家学者汇聚海口 齐吁加强南海生态保护
来源:     作者:王吉拉    2012-11-04
   “过度捕捞及破坏性渔业方式已对西沙及南沙群岛的珊瑚群体造成严重损坏,经济性鱼类及软体动物都是捕捞对象,已经造成许多具有高度价值的鱼类在局部地区消失。”

  两岸专家学者及环保人士11月2日汇聚海口,就南海海洋生态环保进行研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胜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珊瑚礁生态系统仍在持续退化,尤其是在沿岸区域,受经济与人口增长的影响特别显著。

  刘胜说,过度开发、污染、珊瑚开采、破坏性渔业、过度旅游等人类活动严重威胁珊瑚物种多样性。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毕华说,海洋纳污的“海涵”是有限的。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海岸带网箱养殖发展迅速,人工海上养殖活动对近海海域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毕华说,经过调查发现,南海海洋生态正遭受六大方面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是海岸侵蚀,即红树植物群落衰退,致使海岸线不断向内陆推进;二是海水入侵与咸潮;三是海岸盐渍化;四是赤潮;五是海上溢油;六是海洋垃圾。

  当日,来自海南师范大学、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等两岸专家学者还就南海海水、海岸带、海洋动植物保护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们认为,南海生态环境条件优越,今后应该特别加强珊瑚礁、海龟、红树林、海岸带等保护,养殖及旅游海域要进一步加强海水监测。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专案经理谢壁如参会前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进行了探访。“发现那里的红树林的退化比较严重,初步判断是岸边的鸭、猪等家畜及海虾的养殖造成。”她说,台湾的红树林品种现只余两种,海南还有二十多品种,政府应加强保护,“别等到物种要灭绝了再来重视,这样的代价就大了。”

  与会专家一致建议加强对渔民、游客等涉海人群及广大青少年的海洋生态环保教育,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和生态文化。

  专家们表示,海南、台湾全部或部分同处南海区域,应进一步加大两地之间在海洋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力度。(记者 付美斌)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