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海口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来源:     作者:谈彦麟    2012-11-06

  

  

 

  海口市美兰区政府大楼前广场,海口市夕阳红艺术团在表演舞蹈《黎家槟榔亲》。  本报记者 陈德雄 摄


      刚刚过去的10月,海南省海口市刮了一股强劲的“文艺季风”,历时3个多月的仲夏文艺季,在城乡举办了数十场各类文化活动,观赛、观演人员达60多万人次。一场场精彩的惠民文艺演出,拉近了城市与文化的距离,拉近了文化和生活的距离,也拉近了城市与居民的距离。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就以文化论输赢。”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多次强调这一发展理念。作为海南省的省会、海南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南省海南海口市近年来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舍得投入、敢于创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群众文化建设和精品文化建设相结合,统筹城市与农村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建设新路。文化惠民,让海口这座年轻的省会城市散发出持久迷人的魅力。

  抓建设:基础文化设施遍布城乡

  家住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的陈大爷,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孙子去附近的白沙门公园玩。“这里绿化很好,空气新鲜,还有大型的游乐园,适合全家人休闲游玩。”陈大爷告诉记者。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废的海滩,礁石密布,杂草丛生。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海口市近年来加大投入不断建设万绿园、白沙门公园、西海岸带状公园等,面向大众免费开放。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省海口市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抓手,初步建立起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全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基础。近年,海南省海口市市不断加大投入,兴建了23个综合文化站,兴建了248个农家书屋以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4个区级支中心、23个镇级服务点、248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基层文化设施镇村覆盖达到100%。社区和乡镇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31个规模较大的社区大多数有中心舞台、篮排球场、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等设施,文化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全市80%的乡镇文化站拥有基本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

  目前,海南省海口市已经构建起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转正常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城乡一体的“半小时公共文化服务圈”,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重引导:市民游客成为舞台主角

  海南省海口市文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让每个市民都能投身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中,成为舞台的主角,是海口市开展文化惠民建设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硬件”提高了,如何让“软件”跟得上?为此,海南省海口市文化部门把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引导和扶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特别推出了‘欢乐海南海口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群众自发参与为主,广泛开展‘欢乐周末’‘与你同乐’‘欢乐农家’‘欢乐赛事’四大板块活动,为市民提供参与和展示的舞台,促进文化惠民。”该负责人说。

  为了将市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纳入健康轨道,海口市分批组织全市社区舞蹈辅导员开展培训,还经常派文艺骨干深入社区和农村,帮助社区群众排演节目。该市自2010年起全面开展的“一镇一品一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更是为帮助各镇打造一批以当地百姓为主体的文化精品和特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海南省海口市农村,各类业余文化队伍纷纷涌现。据统计,目前海口已有农民排球队200多支,篮球队100多支,八音队、秧歌队、舞狮队、腰鼓队、龙舟队等文体队伍同样是遍地开花。基本实现了每天都有小型文体活动,每周都有中型文体活动,每月都有大型文体活动的发展目标。

  创品牌: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近年来,海南省海口市成功举办了海口市热气球节、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等品牌活动,打造了“万春会”、冼夫人文化节、元宵换花节等每年举办的地方性文化活动品牌,吸引了一批趣味性、娱乐性强的文化活动和品牌赛事落户,让200余万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从2011年起,海南省海口市又推出了“仲夏文艺季”这一全新的群众文化品牌,以大规模、多形式的群众文化大汇演、大展示的形式,对海南省海南海口市市的群众文化成果进行检阅。这些品牌活动每年直接吸引了百万人次的海口市民参与,营造了群众广泛参与、媒介高度关注、各界普遍好评的公共文化活动氛围。

  在打造文体活动品牌的同时,海口市还不断致力于地方文化品牌的保护和挖掘工作,不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投入,抢救、维修了一批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遗迹。

  海南省海口市副市长谢京表示,下一步海口市将重点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积极促进历史文化资源和时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建设和打造知名文体活动品牌,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和层次,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之魂。

  兴精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10月26日晚,在首届海南省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的海南方言舞台剧《幽会的烦恼》在海南海口市人大会堂举行惠民演出,让更多的普通观众有机会一睹风采。作为海口市近年来涌现出的原创艺术精品剧目,《幽会的烦恼》从创作排练到惠民演出,得到了该市多年实施的艺术精品工程战略的资助。该剧导演阿丁告诉记者:建立政府补贴机制,鼓励本土艺术创作和外来文化精品的引进,为当地市民提供欣赏更多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在不少发达国家已成惯例。海口市多年坚持这一举措,显示出城市决策者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实行文化兴市战略的勃勃雄心。

  作为群众文化的延伸和提升,大力开展精品创作,用高雅的艺术来引导观众,也是海南省海口市实施文化惠民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不断加大投入,创作出了《达达瑟》、《大明王朝》等一批艺术精品,陈素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除了《幽会的烦恼》外,由海口市琼剧院创作演出的琼剧《百年苍翠》不久前代表海南赴京,参加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演出。

  从2007年起,海南省海口市本着“政府扶持、企业承办、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实施“阳光海南海口市·娱乐之都·品位之城”精品文艺演出工程,每年投入200万元,鼓励文化企业引进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演出院团来琼演出。迄今为止已有美国、德国、俄罗斯、朝鲜以及我国北京、上海等国内外近百家知名艺术团体来琼演出,让海口市市民有机会欣赏到国内外最新最好的文艺演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