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0年转型 三亚成为旅游“风向标”
10年转型 三亚成为旅游“风向标”
来源:     作者:修梓馨    2012-11-10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因三亚河有三亚东西2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别称:鹿城。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公里,人口68.5万。三亚是中国最南部的滨海旅游城市,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10年转型 成为旅游“风向标”

  漫步在三亚大东海,无论在街道还是沙滩上,你或许会以为自己到了俄罗斯:这里到处遍布的是俄语标识,沙滩上躺着的是身着比基尼的金发美女,连街头的小贩都是用俄语打着招呼。这个国际元素十足的海滩,多年以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安静海湾。经历10年的发展,这个城市的见证者、受益者也与城市一起发展。在三亚旅游行业从业达10年之久的刘凯强,目前是一家高档酒店的总经理,在他眼里,10年来,无数的旅游从业者以及依托旅游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员,都实实在在地分享了海南旅游发展的成果。

  多年前,藏在深闺人未识

  2003年,31岁的刘凯强踏入三亚。时年,正值“非典”袭击中国,遭遇“非典”的重创,三亚旅游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那时,刘凯强所在的酒店共有400间客房,但因为生意惨淡,关掉了300间,只留下100间用于经营,“还是住不满,没有那么多游客。”刘凯强分析,这不光是“非典”的打击,三亚本身的知名度不高也是主要原因。

  “如果用一个拟人化手法,那时的三亚应该是一个小美女,‘藏在深闺人未识’。”刘凯强说,他看到了三亚懵懂的美,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美让他坚信,这个城市急需要发展,留下来,有机会!最终,他留在了这里,与这个城市共成长、同发展。

  转型,从观光游到度假游

  不遗余力地打造城市名片,引进众多国际国内赛事,参与众多大型活动。三亚市委市政府的思路与做法,让刘凯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世界小姐总决赛、新丝路模特大赛、金鸡百花奖、奥运火炬境内三亚首传、沃尔沃帆船赛、海天盛筵等时尚赛事、活动,这些活动一次又一次将三亚推向中国,推向世界。如果说2003年、2004年、2005年三亚是在恢复旅游、寻找思路,那么,2006年、2007年、2008年则是三亚通过营销活动,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重要时期。在刘凯强看来,政府的思路越走越明晰,越走越对路。

  刘凯强的判断也在被三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数据验证着,来自三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8年,三亚旅游过夜人数从300.41万人次增长到604.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9.26亿元增长到91.05亿元。

  在这个过程中,三亚的旅游模式也完成了成功转型: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游。

  这一点,刘凯强感受非常明显。“2005年以前,来三亚旅游,基本以团队为主,导游带到哪就是哪,旅游业态也很单一。2006年以后,散客越来越多,多元化的旅游也开始渐渐呈现,蜜月游、潜水游、边拍婚纱边游玩等旅游形式日渐丰富起来。”随着这一形式的变化,三亚所呈现出来的与之对应的旅游要素也在不断提高: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的进驻带动城区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不断向四周延伸,越来越多的国际高档酒店陆续进驻……这些城市配套设施的发展也为游客长期驻足在此休闲度假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page]

  地位,变身旅游重要标杆

  10年荏苒,10年发展。谈及10年来从业经历,刘凯强感叹,他更加自信了。这种自信不光体现在收入上,还来自于工作带给自己的满足感与荣耀感。他称,前几年,代表三亚去参加展会,遇到北上广的酒店,总觉得自己所处的酒店“矮一截”,自信心明显不足,总想跟别人“取经”,但现在,遇到全国的酒店论坛或展会,他明显感觉,三亚似乎成了一个酒店管理业的标杆,别人总想向三亚来取经,听听三亚在管理上的一些理念、思路和视野。

  另外让刘凯强更加自信的是,在酒店管理等诸多旅游业态上,三亚已经从学习者成功地变成了输出者。在酒店行业的他深知,全国其他省份在建设旅游设施特别是酒店时,必到三亚来考察。同时,随着三亚旅游地位的提升,国家旅游局已把三亚作为一个重要标杆,每遇到重大节假日,三亚的统计数据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越来越有风向标的作用。刘凯强说,如今,他每走到一处,当说起自己是三亚的旅游从业者时,都感觉特别骄傲,特别有信心!

  百姓,钱袋子正越来越鼓

  10年来,受益的不只是像刘凯强一样早期来三亚的一批“老三亚”,越来越多的外地大学生、本省百姓都纷纷加入到三亚旅游发展的热潮中。一幅欣欣向荣的“三亚美景图”正在展开:由三亚培养的旅游人才正在向外输出、村民们自办海鲜排档老百姓的钱袋子变得越来越鼓、城市基础设施也在为提升旅游层次升级改进……

  今年56岁的张彩英是三亚湾顺鑫海景旅馆的业主,11年前,她从哈尔滨到三亚旅游,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座城市。9年前,她和妹妹张慧芳一起开设家庭旅馆。近10年来,她们见证了三亚家庭旅馆业的衰荣,也见证了三亚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在刘凯强看来,一切个体命运的改变都依托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盛会到来之前,他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对寄托着自己光荣与梦想的这个岛屿的前途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旅游增收

  10年来,无数的旅游从业者以及依托旅游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员,实实在在地分享了海南旅游发展的成果。

  数字三亚

  10年来,三亚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和2010年分别突破100亿元和200亿元大关,5年内连跨两个台阶。

  从2002年到2010年,三亚旅游过夜人数从278.18万人次增长到882.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8.39亿元增长到139.64亿元,8年时间,增长了111.25亿元。(记者张瑜)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