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台湾恒春古镇 思海南崖州古城
#刚峰观台湾6# 在台湾最南端有一个最边远的乡镇,旧名琅峤现名恒春。
琅峤是当地排湾族语,其意思是指此地是台湾尾端。恒春是后来迁于此地的以闽南人为主的汉族人语,由于此地气候温煦、四季如春,便以“恒春”命名。
从汉族人命名,亦可看出此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
从地理上来看,恒春是枋寮以南唯一的海平原,四面都有山峦屏嶂,所以此地的县城叫屏东。恒春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在于恒春半岛,它西靠台湾海峡,东临太平洋,南接巴士海峡,属热带气候。它构成台湾著名的风景区,在于其东南岬有一个“猫鼻头”岩石。猫鼻头介于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交界处为恒春半岛向巴士海峡延伸而出的突兀点,距白砂约3.5公里,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 鸟瞰,似女孩的百折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称。因其外形状如蹲伏的猫,因而取其名为“猫鼻头”。
猫鼻头与鹅銮鼻形成台湾最南之两端。猫鼻头半岛地势西高而东低,受海蚀、盐渍及风化影响特别强烈,以隆起的珊瑚礁海岸为主,有海蚀沟、海蚀壶穴、海蚀礁柱等造就当地鬼斧神工的自然地形,也成为台湾看海观石的最好去处。
猫鼻头由位于低纬度,具有独特的热带风貌,游人到此,湛蓝的大海辽阔深远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是傍晚时刻,夕阳西下残阳染红整个海面,故此海景在历史上就被列为恒春八景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如果翻出史前文化,恒春有多次史前遗址。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石器时代原始人普遍使用的石锄、石刀、石锛及骨箭等磨制石器,还有大量完整的带有连续菱形 花纹的彩陶片。据考古学家考证,此处的彩陶文化属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仰韶文化的一部分,折射出台湾与大陆文化最早关链,当然这是在7000年前至6500年前的事。
恒春作为历史古镇,应该属明朝的时候,明之前台湾与大陆关联的许多历史无法在史册中记载下来,郑成功驱除荷兰人后,大量的以郑家乡党福建人组成的垦荒团一拨拨移民于此,筑土为城,与当地少数民族在争斗中慢慢形成了台湾最南端的一个古镇。
古镇最清楚的历史其实还是在于清朝,有史记载,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为了开发这里,特别从广东潮州一带募集了一批壮丁前来垦荒、种植,“垦丁”这个名字,其实是从这时期开始叫起来的,作为台湾仅存的一座恒春古城墙,其实也是清朝时的遗址。
所以,恒春的旅游卖点其实就是二项,一是地理上的海岛岛屿风光;二是历史古城墙。
然而,如果从这二点来看海南的崖州古城,台湾的恒春几乎不可与其比。
从地理上来看,崖州属琼南,亦天涯海角,其所属的海湾是北纬十八度所在地,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湾及热带岛屿风光;若从历史上来讲,史前新石器时代的崖州现今三亚的落笔洞同样与恒春一样,其出土的文物与华南同时期的原始人有类似的关联;秦汉之前六、七千年,岭南的百越族人就开始渡海登岛,形成了现今的黎族;秦汉时期,伏波将军征服海岛正式纳入中原版图,古崖州就属珠崖郡管辖;唐宋,崖州就成为宦官谪臣贬居之地,至元明清贬谪此地的副部级领导就达二十多人,形成了著名的天涯贬臣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沉,以崖州为中心的琼南文化一直响誉天下。
特别是崖州古城,因其起建于宋历史悠久坚固完整而闻名中外。
仅从二地的地理与历史来看,崖州强于恒春;若从现今三亚为代表的古崖州的城市建设来说,屏东就是高雄其现代化的豪华都逊于三亚。仅三亚亚龙湾畔汇聚的五星级以上的星罗棋布的高档酒店,足以让恒春汗颜!
然而,此行我有缘旅行于恒春,慢步于垦丁热带植物园,园内,呈现在我眼前的那种天然生态景象,却令我吃惊。没有遭破坏的四处遍布热带植物,有的笔直高耸,有的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有的藤蔓虬结,有的花香四溢、争奇斗艳。许多苍老巨大的榕树、银叶树、茄冬神木、菲律宾贝壳杉等都在此生存良好,这是三亚无法与其比拟的。
特别是傍晚时分,散步于恒春街道上,两边低矮的建筑物下面,商铺林立,琳琅满目的各类小吃小食比比皆是,几乎汇聚了台湾餐饮精华,其繁华的市井景象让我瞠目结舌!且此狭窄的街道上干净整洁,无论是居民还是游人秩序有结,因恒春半岛特殊的地形、气候和土质所形成的琼麻、洋葱和港口茶小食的“恒春三宝”和“恒春三怪”指的是落山风、男女老少吃槟榔和恒春民谣,及古城墙等本地文化保存良好,更让我顿感惊诧!
再回望,地处琼南黎苗回汉文化区域,有着独特民风民俗的三亚,自今都还没有建成一条风情街,其古崖城的破坏,本土文化的保护及生态的萎缩根本无法与恒春相提。更让我惊叹的是,恒春街道上形成的上千家各类小摊小贩,免费品尝,服务热情,明码标价,诚信可嘉,街道止根本看不到一个城管,更别谈行凶执法;恒春当局以低廉租金照顾当地贫困居民,开店做生意,以惠民利民服务游客的旅游观念,与三亚管理当局以卖地卖海开发房地产让少部分商家获得的观念,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部《海角七号》电视让恒春名满天下;一条宰客微博让三亚臭名远扬。
三亚与恒春,同属祖国二个宝岛的最南端,太多的相似却不一样的旅游观感,谁高谁下,谁孰?谁赢?普通民众游客可评高下!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