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认定2万多个非遗项目 将实现全省建库联网
海南认定2万多个非遗项目 将实现全省建库联网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3-01-03

  海口网1月3日消息(记者湘竹)省文体厅近日出台《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到2015年,建成系统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符合海南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万多个

  2004年以来,我省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万多个,建档2000多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省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级保护名录,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名录项目25项,省级名录项目86项,市县级名录项目206项。认定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5名,其中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6名。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已立项并启动建设。市县建成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陈列馆、博物馆)10个、传习所10个。

  2015年前实现全省建库联网

  《规划》明确,该项工作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保护,分级管理;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将建立系统全面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2013年前建成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数据库;2014年前建成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2015年前完成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实现全省建库联网。

  争取建成2~3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到2015年,全省推荐申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不少于5个,新增省级代表性项目不少于8个,市县级不少于100个。

  探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生态公园,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和区域开展黎族文化、疍家文化、海洋文化、军坡文化等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公园)建设,争取建成2~3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公园),并创造条件争取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村认定命名工作,命名一批传承村。到2015年,命名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村不少于20个。

  对濒临消失非遗实施抢救性保护

  对仅存活于个别地区、不可再生的,或面临人亡艺绝濒危状态的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已采取措施且发展较为稳定的项目,实施扶持性保护;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能集中反映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项目,实施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对已基本消亡的项目,深入开展调查发掘,进行抢救性记录和研究。

  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机制。到2015年,全省新增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不少于50人。

  建成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到2015年,全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县建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馆),全省60%以上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展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