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邮轮旅游不再“赔本赚吆喝”。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经济观察
本报记者 杨春虹
刚刚结束的元旦假期,海南旅游市场最热闹的就是丽星邮轮旗下“宝瓶星号”三亚至香港的跨年海上狂欢,不少海南人第一次体验到邮轮旅游的迷人魅力。
9个月前,当“宝瓶星号”结束首个海南航期时,没人能确定它是否还会再来。
2012年11月2日,在市场的观望中,“宝瓶星号”回来了!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一年前还不温不火的市场火了;甚至一向不被看好的岛内市场也火了,接待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倍。
3天,5家旅行社
“吃下”1.8万间房
“说实话,去年我们亏了几百万元。今年还坚持做,就因为看好邮轮在中国的巨大市场。”海南康泰国旅董事长李繁华认为,海南是一个海岛旅游目的地,尤其适合发展邮轮旅游。
因看好这个市场,2011年9月19日,海南康泰国旅、南海假日、辰达国旅、星海假期4家岛内旅行社与1家岛外旅行社找到决定进入海南市场的丽星邮轮。经过短短3天的接触和谈判,5家旅行社与丽星签订协议,共同“吃下”1.8万间房。
对于邮轮这个旅游新业态,5家旅行社还都是门外汉,唯一与邮轮有过联系的只有辰达国旅,其实也只是拥有经营邮轮岸上旅游接待的经验。
“我们那么短时间就决定拿下那么多房,看中的是未来。”南海假日副总经理梅杰坦言,签订协议时,大家就不是冲着赚“眼前钱”去的,而是希望以此走进这个新业态。
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
签订协议后,5家旅行社都很兴奋,紧锣密鼓开始了市场推广。康泰、南海假日发挥全国布局的优势,在国内几大市场展开声势浩大的推广活动;星海发挥高端客户的优势重点出击;而辰达则在俄罗斯市场重点推介。
2011年11月4日的首航仪式,几大旅行社把各自的合作伙伴、媒体请来,全国100多家旅行社老总、数十家媒体参加了盛大的首航,邮轮上欢声阵阵,难掩各自的兴奋。
热闹之后,几家旅行社开始渐渐感到了压力:做邮轮旅游完全不是想像中的那般美好。
市场对邮轮是陌生的,甚至有游客问,会不会晕船?船上吃的贵不贵?而邮轮多达十余种的房型,即使是旅行社负责人都没有办法说清楚,更何况组团社推广人员。
以地接为主的海南旅行社,主要与国内各大旅行社的国内部打交道,但上邮轮需要护照,这又属于国际部的业务,于是邮轮这个新产品就成了横跨组团社两大部门的业务,这显然不是海南地接社能够去协调的。
更要命的是海南旅游以此起家的“五天四晚行程”,各大航空公司只能为旅行社提供“五天四晚”的团体票。“如果上邮轮,就需要六天五晚甚至七天六晚,但航空公司不提供这样的团体票,这会打乱整个系统。” 梅杰以西北市场为例,没有团体票,来回机票可能就五六千,再加上3000元的邮轮费,对外报价得一万多元,这显然不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
每周三个航次的频率,需要庞大的客源支撑,在种种困难的挤压下,第一年5个月的航期,每个航次游客平均不足400人。
岛内市场率先热起来
当初兴致勃勃尝鲜的5家旅行社,一下子成了业界的笑话。
“我们其实都没后悔过,说起来就是哈哈一笑而已,毕竟学到了该怎么经营邮轮旅游。”几大旅行社负责人最多就是开句玩笑:当初少要点房该多好。
从不同渠道了解到邮轮公司和旅行社的困局后,2012年4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针对边境游政策、异地办证政策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协调,并提出了相应的鼓励政策。
“邮轮旅游是海南重点发展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吸引更多邮轮公司参与到海南的邮轮发展中,无论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还是海南未来的邮轮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不断给企业打气鼓劲。
当“宝瓶星号”再次回来时,一些新变化出现了:海南人登邮轮不再需要护照,只需凭身份证办理边境游手续即可。据悉,国内游客近期也有望享受到这一便利政策。
更多的岛内旅行社也加入进来。岛内最大的组团社海之缘国旅迅速在岛内市场展开强大市场推广攻势,并在年末独家包船推出邮轮跨年狂欢。
过去最不被看好的岛内市场被迅速搅热,前2个月的航期中,岛内游客占七成以上,不少三亚的候鸟人群也开始报名参加邮轮旅游。
卖邮轮,还是卖
“海南+邮轮”?
“现在的瓶颈还是机票,希望航空公司能够提供更长时间的套票。”梅杰说,1月下旬,海航旗下的“海娜号”豪华邮轮将成为第二艘以三亚为母港的邮轮,而海航也在短时间内协调了北京、武汉、成都、重庆等7个城市的团体套票,这对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海南度假+邮轮假期’才是海南发展邮轮旅游的优势。”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实践,海南康泰国旅总经理张强认识到,如果仅仅打出邮轮旗号,海南目前的主要市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游客,其实到上海、香港、天津等更为方便,所以,海南发展邮轮旅游必须结合海岛度假才更有吸引力。
在俄罗斯市场,辰达国旅推出的正是“海南+邮轮”的旅游产品。“市场非常认可,俄罗斯游客也希望在海南度假期间能够体验更多旅游产品。”连续两年,辰达国旅董事长翟宁在俄罗斯推广这一产品,比同行们幸运的是,翟宁不需要担心护照和机票的问题。
“谁说我们是赔本赚吆喝?如果当初不迈出这一步,邮轮旅游对我们依然是一个美丽的概念。”李繁华坦言,旅游业转型升级,绝不是喊一两句口号那么简单,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行动甚至是付出。 (本报海口1月8日讯)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