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拦出租车20多分钟无果,最后只能抱着孩子挤公交车。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小岗摄
不久前,海口交通部门为了缓解打车难,出台了禁止高峰期交班的规定。实施数日来,南国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下班高峰期,市民仍然对打不到车怨声载道,的哥们也为道路拥堵挣不了钱叫苦连天。打车,为什么这么难?打车,啥时候才能不难?在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此问题也引来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省政协委员吴荣堃:
建立出租车电召平台
去香港29年,说起香港的出租车,吴荣堃觉得香港的做法对于海南有借鉴意义。“需要用车时,拨打电话预约出租车总台,他们马上就会安排在附近的车辆过来接,还不多收钱。”吴荣堃说,海口也可以试着建立这样的出租车电召平台,由总台对整个海口的出租车进行调配,方便司机和乘客。
吴荣堃表示,在香港,出租车大概是下午4点左右换班,那个时候,市民打车也会有些不方便。要是顺路或者绕一点路,司机会愿意停下来载客。要是不顺路,也会因为换班而拒载。但是,香港的出租车数量很多,并不会出现在海口这样的高峰期难打车的情况。“有时候,下午5点来钟,我们在海口开完会去吃饭,在路边站了20多分钟都拦不下一辆车。”
吴荣堃还表示,建立出租车电召平台,诚信道德尤为重要。否则,乘客打了电话,却又在看到有的士经过,先打车走了,让总台叫来的司机白跑一趟。而司机在赶来的过程中,要是先载了拦车的客人,而将电话预约的客人扔在一边,那也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表现,会产生新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傅勤: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包括实行‘错峰交接班’措施来解决‘打车难’,其实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省政协委员傅勤说,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把出租车管理纳入到城市公共交通这个大系统中通盘考虑,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予以解决。
傅勤指出,海口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一直来说是比较落后的,一是线路设计不合理,往往是几路车集中在一条路上跑,而有的地方却没有覆盖到;二是车辆站场的规划不合理,或是有规划落实不到位;三是道路规划不合理,如南海大道与龙昆南路、红城湖路与海府路交叉路口早就应该建立交桥了。
具体到出租车这个行业,傅勤表示,首先是出租车公司的收入与司机不对等,造成出租车司机积极性不是很高;其次是,应该允许个人运营出租车,然后辅以精细的管理,“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解决‘错峰交接班’这一个问题,怎么能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呢?”
省人大代表马向阳:
增加出租车供给量
“打车难,我自己就经常亲历。”海口代表团代表马向阳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在上下班高峰,特别是晚高峰,想在海口打出租车真的是很难,有好几回,他等了半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小时都没能打上车。
对于海口实施的“错峰交接班”问题,马向阳认为,错峰交接班不能根本解决打车难的问题,需要实行“公交优先,适度限制汽车保有量”的原则,对现有的道路进行适当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加出租车供给量,加大气站建设等多方面来综合解决。
省政协委员廖晖:
首要解决出租车加气难题
“我认为在我省打车难的问题,应该将海口和三亚分开来看待。”省政协委员廖晖针对打车难的问题,也深有体会,“特别是在三亚,能打到出租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能打到车就算是奇迹了。
针对三亚打车难的问题,廖晖建议,交通部门应当适当增加运力,扩大供给,让市民出行有车可坐;同时还要严格管理,针对拒载等问题要进行严查,一经查实要进行处罚。在建议中,廖晖还提到让三亚“黑车”合法运营,“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将黑车队伍管理起来,变成可营运车辆。”
针对海口地区打车难的问题,廖晖认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加气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出租车起步价上面也要适当降低,交通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出租车司机的综合管理,使其无论从意识上,还是服务等方面,都有一个提升。
部门回应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周文雄:
三亚试行电召服务或将在海口推行
“打车难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了,外省一些省会城市情况比海南更严重。”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周文雄如是说,现在省交通部门正在组织相关人员,对打车难的问题进行调研,找出问题后一一解决。
周文雄说,造成打车难问题的因素有好多,除了整个社会交通格局的问题外,还有出租车司机、百姓等方面的问题。高峰期时,出行的市民较多,而出租车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众多乘客的乘车需求。“打车难如果是运力问题,直接投放出租车就可以。”但是,出租车数量较多的话,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稳定性。
海口交通部门前不久实行的高峰期禁止交接班的规定,通过调查出租车司机们也颇有怨言。周文雄说,任何一个新的规章制度出来后,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发现问题后就要去整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在2013年春节前,我省首次在三亚试行出租车电召服务,通过市民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大家出行提供便利。“如果效果好的话,还想在海口这边推进这项工作。”周文雄说。
南昌试水出租车“拼车”打折计费,可以分开打票,南国都市报记者调查——海口暂未考虑推行合乘政策
今年元旦,南昌对10辆出租车安装了合乘计价器,最多可为4名同时乘车的乘客分别打票。何谓“合乘”?就是大家常说的“拼车”。那么能否在海口也推行出租车合乘措施,来缓解打车难题呢?南国都市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海口目前暂未考虑推行合乘政策。
支持:一举多得是好事
“一人乘坐不打折;二人乘坐打7折;三人乘坐打6折……这样既降低了乘客的费用,也增加了的哥的合法收入;而且打车便宜了,运力增强了,非法的黑车没有了利益空间,会自行退出市场。”海口的哥杨师傅十分关注一些交通的话题,针对媒体报道此事后,杨师傅也算了一笔账,海口进行“拼车”合法化以后,每月收入也会有百元以上增加。他对于推行出租车拼车十分期待。
“现在到了高峰期,出租车司机都会问在路边等车的乘客,是不是同一个方向的。如果和别人一起拼车,总体下来车费会少几块钱,虽然不是很规范,但我还是觉得蛮好的。”市民陈先生说。
反对:安全问题谁负责
“打车主要为了方便,即使有人和你大方向一致,但具体目的地还是有差别,先送谁是个问题,多绕路的费用又怎么算?再说半路接客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与陌生人同坐一辆车也没有安全感。”市民王娜的说法,道出了很多不赞同合乘的市民的担忧。
的哥王涛认为,“拼车”的想法可能只是“听上去很美”,实际操作有困难,陌生的乘客之间往往容易在路线和付费问题上出现纠纷,合乘中如果出现安全或者物品遗失问题,很难界定责任。“如果乘客丢东西在车上了,我们司机没有看到,被另外一位乘客拿走了,责任谁来承担呢?”
部门回应:实际操作有难度
业内人士认为,合乘出租车在理论上是一个好创意,技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难度,要全面推广还有赖于实施细则、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海口市交通部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也说,出租车合乘对于缓解打车难有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受到政策和规范的限制,特别是合乘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不是靠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如果其他城市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肯定会去学习,如果海口需要这样做,也会适时的引入这项政策。“但海口目前暂未考虑出台出租车合乘的政策。”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