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建言三亚应打造特色“水上经济”
委员建言三亚应打造特色“水上经济”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修梓馨    2013-03-03
  

  依山傍海、内河清幽。山、海、河三种自然美景融于一地,构成了三亚独有的自然景观。如何充分开发这些自然资源,打造三亚特色的“水上经济”,出席政协三亚六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今天纷纷对此建言献策。

  拥有258.65公里的漫长海岸线、40个大小岛屿和19个优良港湾的三亚,东西两河穿城而过,优雅斯文的白鹭惬意地栖居在绿影婆娑的红树林里。

  面对如此优越的生态资源,民革三亚市委会的委员在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水上旅游业的建议》中提出,抓紧开发“河上游”、“海上游”等水上旅游产品,成立“水上旅游协会”和“水上旅游调度中心”统一经营管理该市的水上旅游产品,旅游、交通等部门联合组建“三亚市海上旅游政务中心”审批、升级水上游产品。

  朱源贵委员则把目光瞄准三亚湾,提议《建设三亚湾公共游艇码头》,在三亚湾港区同步配套建设巡航水域、锚地、游艇水上加油站、水上车间、气象和通讯等设施,同时一揽子建设口岸联检楼、候船休息场地、游艇维修仓等基础设施,以游艇产业的勃兴带动水上经济的发展。

  与其他委员畅谈水上经济发展之道不同,民进三亚市委会的委员更关注开发中的保护问题。他们在《关于三亚开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保护水系的建议》中指出,三亚日渐减少的水系不仅带来城市自然景观的破坏,也导致三亚河出口河流流速减慢,进而使得河床泥沙堆积。委员们呼吁设置保护水系的专项资金、采用蓄水和排放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水系和湿地面积,通过打造河道水系两岸景观,发展“水上经济”以保护水系资源。

  与庞大的水系相比,偏居一隅的三亚港的生态更令陈璐委员忧心。在提交的《关于三亚港综合整治的建议》里,他指出三亚河的水质无机氮超标率为87.5%,邮轮、游艇和渔船在三亚港“同台竞技”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陈璐建议海洋、海事等部门加强海上执法,查处违规的渔排和渔船;除了既有的清淤和疏通外,还应成立水源清理队伍,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并通过“三港分离”实现三亚港渔船整体迁移。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