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沙有望成为海南首个国家大遗址保护区
西沙有望成为海南首个国家大遗址保护区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林可婷    2013-03-16

  规划项目积极推进 监管借助高科技

  西沙古遗址保护开发前景广阔

  ■ 本报记者 戎海

  得知全国人大代表王雄提出尽快启动西沙古遗址保护开发项目建设的建议,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十分兴奋。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目前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三沙的文物保护十分重视,许多项目和规划正在进行中,未来的三沙将会发散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高科技保护水下遗产

  从去年开始,我省就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研,对西沙沉船遗址进行无人实时监控。“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今年内会有突破。”王亦平告诉记者。

  由于沉船遗址地域海水很浅,巡航执法船只无法驶入,这也给水下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不少沉船遗址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无人值守系统投入使用后,就会对这些海域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破坏行为,可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执法。王亦平说,目前这套系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监控设备的能源补给,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试验论证,今年内可望解决。

  同时,位于永兴岛的水下考古工作站建设,也在积极筹备中。王亦平告诉记者,工作站集考古、科研、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除了文物保护外,对于三沙市的文化发展和旅游开发也很有意义,目前建设资金已经到位。

  申请国家大遗址保护区

  在西沙沉船遗址中,永乐环礁、玉琢礁、北礁和华光礁的沉船数量多,出水文物品种丰富。目前我省文物管理部门已经委托三沙市有关部门,将这四个地区列为省级保护区。并以此为基础,申请国家大遗址保护区,填补我省的空白。

  王亦平告诉记者,这四处省级保护区一旦成立,就可以对以上海域实行规范化管理,依法行使国家主权。从考古发现来看,这片地区的沉船集中,水下文物丰富,有望成为我省首个国家大遗址保护区。未来甚至可以在此建设水下遗址公园,这对于西沙的文化保护和开发以及三沙市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