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责问埃及神庙“到此一游”也须自我审视
责问埃及神庙“到此一游”也须自我审视
来源:     作者:修梓馨    2013-05-29

  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被曝光后引发关注。之后,来自南京的游客父母主动联络媒体:“我们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孩子父母表示,此事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孩子也意识到了错误,恳请大家原谅。(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8版)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的一条微博,让一个叫丁锦昊的学生,成了被人肉搜索的对象。虽然他的父母已经出来道歉,但是亢奋的网友依然不依不饶。事实上,类似“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国内只要是个景区就能看到。对此,很多人没有愤怒,没有感到“无地自容”,而是视若无睹,或者干脆把自己的大名也跟着刻上去;然而,当“到此一游”出现在埃及神庙,刻在上面的名字却被瞬间放大到了举国皆知的地步。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让我们愤怒的究竟是这一现象本身,还是所谓“丢丑丢到国外”?当然,在景区景点乱刻乱画肯定是不对的,不仅在道德上要谴责,在法律上也应该追究责任。只不过,纠结于某个人的某种行为“丢了国人的脸”,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们需要责问的,是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而不只是在埃及神庙发生的个案;就算将丁锦昊人肉出来了,甚至像有人呼吁的那样“由中国警方介入查清这一事件”,真的就能挣回我们丢失的脸面吗?不会。

  国人的“到此一游”刻在国外就是轰动性的大新闻,刻在国内则根本不算个事情,这种“选择性谴责”的现状如果不能得到改变,在国内乱刻乱画惯了的游人,难免会将恶习带到国外。作为一种现象,乱刻乱画“到此一游”的参与者,绝不只是丁锦昊,而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不是谁被曝光了谁被围观了,谁就最可耻最该被人肉;局限地谈论作为个案的“到此一游”,并且使用人肉等手段随意侵犯他人隐私,看似很有正义感,实则很暴力。

  将网络暴力随意加诸某个人身上是简单的,扪心自问反求诸己却是困难的。面对乱刻“到此一游”的普遍现象,在评价他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自问一下:这样的事情,我干过吗?其实,游人乱刻乱画和行人闯红灯是一个道理,只要我们不重视不执法,行人闯红灯必然泛滥;唯有严格让法律落实到位并长期坚持,乱刻乱画才不至于成为常态现象。

  文明的制度约束人性,落后的制度放纵人性。景区乱刻乱画与天生的素养基本无关,因此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关键要有文明的制度去约束人性,因此我们必须用行动落实法律——国人对同胞在埃及神庙刻字感到“无地自容”,与外国人在长城照样没素质地撒尿,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对个体叫提高素质,对整体则叫约束人性。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