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海的召唤 三沙建市一年发展纪实
大海的召唤 三沙建市一年发展纪实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3-07-24

  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快速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三沙面貌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宋国强 通讯员 黄广南 摄

  ■ 本报记者 胡续发 黄晓华 杜颖

  千里金沙,万顷碧波,有一串耀眼明珠,装点着浩瀚中华。

  漫卷的浪花守护着绿意盎然的将军林,古老的岛礁还记得浩浩荡荡的郑和船队,水底的青花瓷无言诉说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这里是我们爱恋的热土,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三沙。

  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正式成立。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天!

  弹指一挥间,365天过去。三沙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一天也不耽误,践行特殊使命,谱写了这片蓝色世界的新篇章。

  海的温暖

  三沙的海,皎洁蔚蓝。那是世间最美的颜色,热情无垠,爱意无边,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三沙,这个浪花上的城市,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和巨大支持。新生三沙在温暖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党中央非常关心三沙市的建设。中央领导同志对三沙发展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加快三沙市建设,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必须承担好的重大担当,希望海南搞好三沙市的政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民生工作,履行好中央赋予的南海维权、维稳、开发、保护的重要使命。 (下转A06版)

  (上接A01版)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三沙未来指明了方向,为三沙发展精准导航。这是沉甸甸的国家使命,是海南的重大机遇,是三沙的重要担当!

  面对国家使命,海南挺直身姿,勇挑重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有力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致,依法履职,坚持维权、维稳、开发、保护并举,拼搏实干,努力把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海岛城市。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要求三沙市和全省各有关部门,要胸怀国家利益大局,突出规划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把三沙市的各项建设搞上去。省委副书记李宪生等省领导亲赴三沙考察调研,为三沙建设发展把脉支招。

  绵长的海岸线画出了中华儿女对大洋的畅想。三沙市名嵌入神州版图,勾起无数国人的三沙情结。

  国家有关部委对三沙市工作给予政策倾斜和鼎力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开发建设热情高涨。设市一年,10多家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三沙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在三沙注册落户,为三沙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这片蓝色海域,是三沙人的,更是全国人民的。三沙的事是国家的大事。守护好、建设好三沙,寄托着举国上下对三沙的无限钟情和深切重托,承载着三沙人的政治责任和无上荣光。

  潮起潮落,惊涛拍岸!一年来,三沙人胸怀祖国,志存高远,殚精竭虑,在所不辞!

  海的力量

  三沙的海,气势磅礴。那是世间最大的力量,摧枯拉朽,一往无前。

  三沙,这个中国陆域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的海岛新市,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茫茫大海,考验着三沙人的能力、意志和干劲。

  设市以来,三沙市委、市政府组成专题调研组,冒狂风巨浪,战酷暑烈日,两下南沙,五赴永乐群岛,七登赵述岛,充分了解和掌握三沙市情,研究发展对策,为三沙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沙建市不久,人手少,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各部门都是“白加黑”、“五加二”,自觉加班加点。三沙市经济发展局只有4名工作人员,职能上承担起对接省直6个部门的重任,他们早已习惯于没有周末的状态,心无旁骛投入工作中。和经济发展局一样,在三沙,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现象普遍存在。在这里,比的是工作效率,比的是工作质量。

  积跬步可以致千里,积小流可以成江海。三沙人把爱国主义热情化作行动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实干立市,实干兴市。

  在三沙施工,困难超出想象。项目施工所用建筑材料,全部从海南本岛运过去,哪怕是一粒沙子、一块砖头、一颗螺丝钉。热带海洋盐分很高,沙子在从海南本岛运来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封闭,就会盐碱化,做成的混凝土3到4年就会暴钢筋。可是海上台风多,船经常开不了,岛上施工常受影响。

  然而,汹涌的波涛,挡不住闯海人的脚步。三沙人不折不挠,千方百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赵述岛道路工程、永兴综合码头一期水工工程等12个项目已竣工,永兴公用住房项目主体封顶,各居委会的办公条件极大改观。永兴综合服务基地、三沙驻海口后方基地、西沙永兴岛及有居民岛屿供水工程等7个项目完成可研方案。永兴岛、赵述岛、鸭公岛渔民定居点等9个项目完成初设阶段。赵述岛码头工程等5个项目正在推进。

  所有项目建成后,三沙整体市容将焕然一新,夯实长远发展根基。

  这就是三沙人的精气神,不等不靠不要,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推进三沙各项事业快速向前。正是这样的“三沙精神”,创造出了今天的三沙奇迹。

  面向浩瀚的南海,“一天也不耽误”的声音,响彻在万顷碧波之上;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三沙人相信:广阔的舞台,属于实干家!

  海的智慧

  三沙的海,包罗万象。那是世间最高的智慧,滋养万物,优胜劣汰,默默演绎大自然的生存法则。

  三沙,这个特殊的珊瑚礁市,从开发的第一铲起,就注定要发挥聪明才智,科学谋划,科学施策,守护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本真三沙。

  城市运作没有现成模式可循,没有范例可鉴。三沙人树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方法,在体制机制、发展模式、人才队伍、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新的摸索,使三沙工作更加科学,三沙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

  开发建设,规划先行。三沙市兼顾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组织完成“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和项目库编制工作,先后编制了永兴岛重点区域建设、赵述岛总体建设规划等20多个专项规划。完成了起步阶段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研究制定了50多项规章制度。

  三沙地理环境特殊,但是工程质量绝不搞“特殊”。所有工程项目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走完程序,招标、评估、节能审查、环评等等,一个都不能少。所有的建筑物都要经得起考验。以抗震烈度为例,三沙市所有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都要高出一筹。

  纯净的海洋,呼唤人类友善相待。三沙设市后,定下“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对外公布的第一号文件就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永兴岛污水处理、西沙垃圾收集转运项目。

  原来没有树的岛礁,现在绿起来了。西沙各岛礁开展“绿化宝岛”植树造林活动,种植花草2万多平方米,植树3000多棵,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以前几乎寸草不生的鸭公岛,如今生机勃勃。

  原来从个别岛礁上飞走的海鸟,现在又飞回来了。三沙规划建设岛礁海水淡化体系,遏制了渔民使用地下水的势头,保护了生态环境。赵述岛40吨/日海水淡化厂投产后,岛上充足的淡水使各种海鸟聚集,结束了海鸟不登岛的历史。

  原来部分受损的珊瑚礁,现在又生长起来了。在赵述岛建设400米水下人工礁体工程,保护赵述岛礁体不被海水冲刷消失。永兴污水处理和西沙群岛垃圾转运部分项目投入使用后,周边海域海洋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在蓝天碧海中,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五彩斑斓的三沙新貌初步显现!

  海的情怀

  三沙的海,无边无际。那是世间最浓的情怀,雄浑沉郁,温馨博大,孕育着幸福和美好。

  三沙,这个人口最少的地级市,自建市伊始,就带着真挚的情感,把改善民生视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长年行走大海的人民过上好日子。

  长期以来,三沙交通不便,缺水缺电,居住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年来,三沙市累计投入5700万元,用于交通补给、医疗卫生、福利待遇、文化生活等民生项目,极大改善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交通方便了。通过增加“琼沙3号”轮航次、租用“椰香公主”号和申请政务包机等方式,驻岛军民交通运输困难大大缓解;规划新建了“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预计明年交付使用,将从根本上解决海南本岛至永兴岛的交通运输需求。利用渔政306船和新建的“甘泉岛”号岛际交通船,定期给各岛礁军民进行补给,结束了岛际之间没有交通保障的历史。

  看病难缓解了。三沙市人民医院建设完工,和省人民医院合作建设友好合作医院,对驻岛人员的医疗救助能力极大提升。

  精神生活丰富了。为西沙渔民安装了118套太阳能家用发电设备,赠送一批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渔民们可以随时收看电视节目了。开通电子阅报栏,定期举办渔民运动会,充实了驻岛军民的业余生活。

  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三沙人民的后顾之忧,提升了他们的安全系数和幸福指数。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南海惊世伟业,敲醒了沉睡亿万年的岛礁暗沙,激荡着三沙人的祖宗海。

  今天的三沙,为了梦想,拼搏实干,踏石留痕。今天的三沙,向着未来,咬定青山不放松,迈开大步向前进。

  大海在召唤,希望在召唤,三沙的明天一定辉煌灿烂!

  (本报永兴岛7月23日电)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