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下午,永兴岛,三沙市一周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新老三沙人”欢聚一堂,抚今追昔,畅谈新城市、新变化、新成就,为三沙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回顾了三沙一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三沙设市后不久就启动了三沙市岛礁绿化建设项目,在赵述岛、晋卿岛、鸭公岛、银屿等小岛种植容易在海岛生长的植物,经过反复调研和试种,步麻树成了首选,并逐步在各小岛推广种植。图为鸭公岛上种植的步麻树。(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我每天都要上网看看三沙的新闻,每个小变化都让我由衷地高兴。”这位曾在三沙生活工作11年,已退休的“老三沙人”谭显坤,每天除了锻炼身体,花时间最多的就是上网和看报纸,关注三沙发展的一举一动。
7月23日,永兴岛,三沙市一周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新老三沙人”欢聚一堂,抚今追昔,畅谈新城市、新变化、新成就,为三沙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作为“老三沙人”的代表,原西南中沙群岛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谭显坤有很多话要说。
老三沙人的惊讶和欢喜
“以前的三沙,除了工作难,生活上也难,交通难,通讯难、用水难、吃蔬菜难,如今这些难题都在一一化解。”谭显坤感慨地说,这段时间他关注新闻发现,永兴岛的码头建好了,污水处理项目竣工了,新医院投入使用了,西沙各岛礁有了岛际交通船,“三沙一号”补给船正在建设、永兴岛及周边岛礁居民点已规划好、岛礁居民喝上海水淡化直饮水……
“这些都是我在职时拼命想做而没能做成的事,三沙设市后不到1年就做成了。”谭显坤的语气里有惊讶,也有欢喜。
此时,他还不忘建言献策:“应该把居委会的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特别是珊瑚礁生态、旅游景点等三大功能综合考虑,捆绑建设发展。”
三沙渔民谋划开公司
和谭显坤有同样深刻感受的要数生活在这里的渔民了。三沙市永兴社区居委会主任符载畴用带有浓重海南口音的普通话,细数着过去一年三沙的点滴变化,作为三沙渔民代表和三沙变化的亲历者,“激动”、“自豪”是他嘴里蹦出频率最高的字眼。
“‘琼沙3号’增加航次、租用椰香公主号,解决渔民上下岛难题,方便;为渔民发放身份证和居住证,大家有了强烈归属感,自豪;安装了‘村村通’卫星电视,我们可以看新闻联播、快乐大本营了,高兴。”符载畴连用几个排比句表达内心的激动。他说,现在永兴社区办公楼已动工,渔民居住点完成规划,“想想过些日子就能住新房,心里开心着咧。”
“三沙设市后,我们考虑最多的怎么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符载畴还在座谈会上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永兴居委会领导小组通过多次讨论研究,决定以居委会的名义成立一家公司,准备递交申请。“除了依赖渔业,我们还要发展服务业,包括餐饮、娱乐、休闲,游客来了需要消费,如果成功了,渔民就找到新出路了。”
三沙见证者送上诗歌画作
和简单的发言不同,曾经上永兴岛采访的著名词作家、《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词作者苏圻雄,当天特别为三沙一周岁生日献上了一首诗,“我寻找当年走过的小路,斑斓的北京路让我眼花缭乱……与村里老女老幼其乐融融……商场银行邮局满目琳琅……”缓缓读着诗歌,已成为“三沙市荣誉市民”的苏圻雄饱含深情地说,他将不断为美好幸福的三沙放声歌唱。
当天,长期活跃在三沙的摄影家周晓刚则精心准备了一个PPT,把他拍摄的“老三沙”和“新三沙”一一对比,用镜头展现了三沙的昨天和今天,就算从未到过岛礁的人,也能最直观地感受到三沙的成长和变化。
“我向往三沙20多年了,一直没机会来,今天来到三沙,算是为我海洋画家的身份划了一个句号。”被称为“中国画海第一人”、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画《海疆万里图》的作者李海涛,看到三沙的变化和这片海域,深受触动,还特意为三沙献上了《三沙朝晖》的作品作为生日礼物。
一天不耽误谱写三沙新篇章
座谈会上,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也回顾了三沙365个日夜的“激情燃烧”。“其他地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是一个萝卜几个坑。”肖杰说,过去一年,三沙市各部门一人多岗,一岗多职,基本上“白加黑”、“五加二”,一天也不耽误地工作。
一年来,围绕“主权三沙、幸福三沙、美丽三沙”,紧紧抓住“民生”、“环保”等关键词,让基层百姓的幸福感有了明显提升:出行更加便利;道路逐步完善;各居委会办公楼、居民点建设逐步铺开;供水供电更有保障、垃圾和污水系统已见雏形……生态环境也更加优美:走在永兴岛、赵述岛、晋卿岛等岛礁,椰树、步麻树、木麻黄、羊角桐等随风摇曳,许多岛礁摇身一变成美丽“绿洲”……
肖杰说,三沙人一年的努力,为各项工作破了题,掀起了序幕。目前,三沙市各方面的基础条件仍十分薄弱,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生活条件需要不断改善,生态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下一步,三沙将不断探索三沙特色发展之路,建立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提高三沙军民幸福指数;同时,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建立生态环境应急处理、监测站、执法体系,推进岛礁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和绿化美化,加快应用清洁能源,建设环保设施,打造美丽中国海南三沙篇章。
(南海网、三沙新闻网7月23日永兴岛消息记者李晓梅)
三沙设市一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有了许多新变化,当地居民感受深刻,并谋划着下一步的致富路。(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被称为“中国画海第一人”、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画《海疆万里图》的作者李海涛,看到三沙的变化和这片海域,深受触动,还特意为三沙献上了《三沙朝晖》的作品作为生日礼物。(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海南三沙市永兴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三沙银屿岛上渔民家门口的太阳能面板。今年5月,三沙市政府免费为西沙各岛礁渔民安装太阳能家庭用发电系统,解决用电难问题。(三沙网记者李庆芳摄)
在三沙市永兴岛北京路10号,崭新的三沙市人民医院7月19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将基本能够满足驻岛军警民小病不出岛的愿望。(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7月22日,晋卿岛上的岛屿海水淡化项目安装完工,当地居民喝上了由海水淡化净化后的直饮水。(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三沙市永兴岛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绿化浇灌和建筑施工。(三沙新闻网记者李庆芳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