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日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冲村的村民们正在村里的灯光球场跳“竹竿舞”。新华网海南频道 喻涛 摄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番道村的村民安置房。新华网海南频道 喻涛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8月5日电(记者庄斐 喻涛)7月30日晚,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冲村竹声叮咚,人们随着欢快的节奏“跳柴”。“跳柴”也叫“打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现在已经演变为“竹竿舞”。不过,这次“跳竹竿”的不是专业的演员,而是黎寨的阿哥阿妹。
黎族人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他们“跳柴”的历史悠久。随着“跳柴”由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族舞蹈“竹竿舞”,“跳柴”逐渐淡出了黎寨。“打柴”也已经成为黎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保亭是海南黎族苗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地处五指山南麓,热带雨林环抱,空气新鲜。不过更让人感觉新鲜的是,这里的黎族苗族群众随着收入逐渐增加,生活进一步改善,唱歌跳舞成了生活中的常态,欢乐的表情时常写在脸上。
在解放初期,黎族群众住低矮的茅草房,也叫“船形屋”,后来大多住上砖瓦房,现在居住条件又得到进一步改善。2011年,在保亭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南冲村进行危房改造,全村63户人家,已经有54户住上了小洋楼或者平房,剩下的9户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记者在南冲村看到,村里建成了水泥的环村路,道路两旁栽花种树,环境优美。
“现在这个灯光球场原来是个大垃圾场。”村干部黄明清说。南冲村的文化室和广场建成后,保亭县委宣传部及时送来灯光和音响等设施设备,让群众茶余饭后有了新去处。
南冲村民黄金英说,“只要不下雨,我们每天都来这里跳舞。”
黄明清说,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生活单调乏味,现在他们可以健身和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啦。
番道村村民黄秀清说,自从村里建成水泥的篮球场后,附近的村经常来这里比赛,有时也会在这里跳“竹竿舞”。记者看到,番道村村道上有一排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响水镇的干部告诉记者,这里的球场很快也要安装上灯光,以方便群众晚上娱乐。
在保亭,许多黎族苗族村寨都充满欢歌笑语。新政镇从去年开始坚持每月25日前后举办农民每月歌友会。新政镇镇长羊波说,现在群众积极性很高,纷纷自备演出道具,自编自导节目。“原来都在镇文化广场举行,现在已经轮流到各个村里举办歌友会,群众非常喜爱这种娱乐形式,有的村甚至组织10个舞蹈队。”“现在的节目水平提高了,所有节目都要经过选拔才有机会到村里演出啦。”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中共保亭县委宣传部部长王秀美说,现在保亭许多乡村的群众有空就跳舞、打球,不再沉迷于喝酒、打麻将,打架斗殴事件也少了许多,邻里关系融洽,家庭和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