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区文物刻字、因航班问题大闹机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出境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8月1日《人民日报》06版以《旅游 别把“脸”丢了》为题报道了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前茅。在有些国家,当地人称中国游客为“会走路的钱包”。有少数游客举止不当,甚至产生恶劣影响:一些中国游客把国内的“不拘小节”带出国门,如随处扔垃圾、在路边长椅上脱鞋脱袜子、走累了随处蹲下等;一些游客在国外一些公共场所我行我素,无视景区“请勿大声喧哗”、“保持安静”等警示牌,大声喧哗、举止不当;一些游客不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对外国的文化和规定不以为然,引发当地居民对中国游客的反感……。这样的负面影响,让人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海南是旅游大省,海南岛洁净的空气和碧绿的植被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海南旅游的绝大部分游客是文明的,但也有少数游客在风景区随意刻字、乱丢垃圾。8月4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分三路,走访海口、三亚、琼海三个城市部分景点景区时发现,游客不文明行为还是不少:景区长椅当成自家床、拍婚纱照随意踩踏草坪、把直饮水机当洗脚池……
少一些“不拘小节”,多一些文明旅游。有句话叫:赌场挑女婿,意思就是人的本性在赌场上看得比较清楚。这句话其实可以续出下半句:旅游看素质。看一个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在旅游中应该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到此一游”、“随地大小便”,最终破坏的是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时代正在远去。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曾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预言: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无法复生生命,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环境污染源于心灵污染。环境问题的背后是道德和良心的丧失,是旅游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
人是需要一点文明精神的,否则极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文明对于每一个个体甚至整个社会来说,又都是无法替代的一种内涵与底蕴。建设美丽家园,打造一个宜游、宜业、宜居的度假天堂,需呼唤道德和文明的归位,传播文明旅游正能量。
出门旅游,带上文明。只有文明力量的滋润、培育和积累,才能擦亮“度假天堂”的鲜活名片。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