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多名当地村民聚集在马亮村委会一棵百年榕树下学习织黎锦。(南海网记者邓松摄)
南海网三亚8月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邓松)“在乡镇开设培训班,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8月6日上午,在三亚市育才镇马亮村委会一棵百年榕树下,80多名黎族学员在这里向黎锦传承人学习织锦。据了解,将黎锦技艺培训班开设到乡镇在三亚尚属首次。
“培训班以前都在市区办学,但是效果不够理想,很多黎村的农民,因为交通不便,都不愿意来。”据三亚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杨威胜介绍,今年7月31日开始,由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群总艺术馆主办的“三亚市201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培训班”在育才镇举行,共吸引了来自该镇各村委会的80多名黎族学员,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只有9岁。
37岁的蓝琳燕告诉南海网记者,她虽是土生土长的黎族人,但年轻时并没有学习织锦。“年轻的时候精力不在那里,老人教也不愿意学。”蓝琳燕说,自己现在开始学习黎锦,是为了以后的老年生活做打算。“黎锦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年轻的时候没时间织,以后抱孙子了,就有的是时间了。”
9岁的张琳儿在培训班上课一周,已经可以进行初级的织绣。她的母亲董海花告诉记者,小姑娘平时特别贪玩,但是对于织锦特别喜爱,一个多星期以来,除了在培训班学习外,回家也时常摆弄织锦工具。
据杨威胜介绍,此次培训班邀请了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授课,内容包括黎锦技艺的历史、发展历程、保护工作规划和现状,以及纺纱、单面织锦、双面织锦等操作。
在现场,除了参加培训的黎族学员外,还有众多群众上前围观。
黎族织锦是集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于一体,在黎族妇女中世代相传,由于缺乏语言和文字,黎锦技艺的传承都靠长者言传身教给年轻一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黎族年轻人走出村寨前往城市,加上黎锦工序繁杂,学习织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今后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开设培训班,让更多的黎族人,学习黎锦。”杨威胜称。
此次培训班中不乏年轻的女性。(南海网记者邓松摄)
黎锦传承人在教授一名妇女织锦,妇女的儿子站在一旁观看。(南海网记者邓松摄)
在育才镇中心小学内,一名小女孩专心的观看母亲织锦。(南海网记者邓松摄)
9岁的张琳儿学习织锦1周,已经可以织简单的黎锦。(南海网记者邓松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