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海口8月7日电 (记者 关向东)三卷三十册四百万字《天涯文化系列丛书》的出版,是近来海南出版界的一件盛事。海南省文联7日举办研讨会认为,该丛书首次全面梳理、提升、概括了三亚天涯文化的内涵,是海南本土文化“系统书写”的标志性著作。
丛书主编张萍、尹婕妤两位女士是当地著名的文化工作者,在海南生活了二十多年,对这片热土有着很深的情结。曾任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张萍,见证了三亚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转身蜕变成国际化滨海城市的全过程。“我已经把自己深深融入这个城市中。三亚在我的心灵中已经成了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
她告诉记者,2007年三亚市首次提出将城市文化定位为“天涯文化的源地”,随后三亚的海洋文化、黎苗少数民族文化、贬官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我萌发了编撰一套天涯文化系列丛书的想法。不为修志,也不为著书,只想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编撰一套大家能看得懂、读得进,有史实性、有可读性,力求系统解读天涯文化的通俗读物。”
丛书的写作突破了传统历史、文化文本学院派书卷气的写作模式,启用了当地一家报纸20多位充满活力的年轻编辑记者为作者。他们用四年半的时间对天涯文化边读、边走、边写,用眼睛打量历史,用脚步丈量社区,用心感受文化,以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手记结合的活泼方式讲述天涯文化。
《谁把美丽留给了三亚》、《落笔洞:天涯文化的发祥地》、《三亚历史的变迁》、《崖州,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刻在摩崖石刻上的历史密码》、《珠崖碎影》……告诉读者三亚的历史不是上下五千年,而是以万年计,点点滴滴,处处留痕;《天涯黎家人》、《凤凰背上的三亚回族》、《触摸三亚苗族的足迹》、《海上人家——三亚疍家人》……让读者触摸到三亚民族融合的鲜活历史;《三亚,美丽转身》、《艺术家的三亚情缘》,更是对海南有别于黄土文化的岛屿文化、蓝海文化之开放包容、充满活力、历久弥新有了全新的解读。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这套丛书是近年出现的海南“本土文化梳理潮”升级的结点,海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鹿玲女士将之表述为“海南文化自信的开始”。(完)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