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强迫购物被禁 游客有购物需求导游“不帮忙”
海南:强迫购物被禁 游客有购物需求导游“不帮忙”
来源:南海网     作者:王吉拉    2013-10-06

  南海网海口10月5日消息(南海网见习记者 税博)10月1日实施的新《旅游法》规定导游不得“强迫购物”,记者走访发现,旅行社大多根据规定调整了路线,取消购物点,声明“绝不进店、绝无自费”,在实际带团过程中,导游也坚决不碰法律“黄线”。

  “强迫购物”行不通 购物点取消成本价操作

  《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过去在“零负团费”和“填坑”的运作模式下,低额的团费无法支付导游的服务费,导游只有通过强迫购物赚取回扣。现在“强迫购物”被明文禁止,各旅行社也只有调整行程单,将导游的服务费算入团费中,许多业务人员表示,现在只能以成本价操作。

  据海南通达假日旅行社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已经拿出了新的出行方案,“主要的改变是路线,像我们通达,路线上已经取消了购物点,又增加几个景点,我们向顾客保证‘绝不进店、绝无自费’。”

  记者走访了解到,多家旅行社在行程单上的确取消了购物点,也没有自费项目,然而价格却普遍上涨,海南万众假日旅行社海口一日游,本次为218元/人,在调整之前是180元左右。几家旅行社的东线4、5日游过去一般只要4、5百,现在普遍涨至7、8百。

  对此,海口一旅行社导游透露,过去以零负团费来做,只能通过回扣来填补成本,一名游客有100元左右的利润,而现在,省内旅行社几乎都将路线调整,没有购物点和自费项目,也不收小费,整个变成了“纯玩”,因此将团费抬高200左右其实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成本价操作的层面。

  导游对“纪念品”“自费”等字眼敏感

  随着线路和价格的突然调整,有些导游还不太适应,加上《旅游法》的严格规定,他们更是绷紧了神经。海南万众假日旅行社一位带海口一日游的导游称,“这次带团的感觉跟以前很不同,说轻松也轻松,说紧张也紧张。”她解释道,轻松的是再也不用费口舌带游客进购物店了,压力小了很多;紧张的是,一旦有游客提出购物要求,她就十分谨慎,游客自愿购买,要是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回过头来说是被强迫购物的,那她也无法自证。

  一位从天津来的张先生说:“《旅游法》一出,这导游们的神经也绷得忒紧了吧,我还想给家人买点纪念品,一提买东西,导游就不乐意了,说推荐地方行,要买今天行程结束了自己再来买,我一游客,正常买个纪念品还这折腾。”

  记者随机采访了该团几位游客,他们都承认导游确实没有强迫购物,甚至根本不提“购物”两个字,也有部分游客有购物需求,该导游无奈表示自己也是没法,“毕竟在这风口浪尖上。谁会拿法律跟自己开玩笑。”

  部分游客仍有购物需求

  还有不少游客和张先生一样,因为导游的“不帮忙”而显得有些扫兴,但记者在对一些游客进行随机调查时,发现至少有大半的人对“强迫购物”是反感的,他们觉得法律约束一下旅行社的行为也是有必要的,而同样在这大多数人里面,被问到是否愿意买纪念品回家时,几乎都点头肯定。

  看来,旅游购物对游客来说的确是很实在的需求。对此,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范士陈教师认为,购买“伴手礼”已经成为了人们外出旅游时要考虑的事情之一,游客反感只是因为导游强迫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将旅游时间都安排在购物点、勾结购物点出售高价甚至假冒产品。因此变性了的“强迫购物”往往达不到“正统”旅游购物所应有的效果。

  在采访时,不少游客向记者抱怨,导游们对买东西极为敏感,也让他们有了些遗憾。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