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丘浚墓保护工程的展馆、广场基本完工。本报记者李汉仁摄
丘浚墓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于去年10月30日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记者近日从市文物局了解到,目前整个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力争今年10月份竣工并交付使用,11月份对市民开放。此外,今年底前,沉寂了7年的秀英炮台也将对市民开放。
三大国保单位修缮进展顺利
在丘浚墓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现场,伴随着刺耳的石锯切割的声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丘浚墓内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场景,墓园区内几位工人正在为石头雕琢花样,而以丘浚墓为中心的周围土地都已经挖掘翻新,一棵棵景观树已经矗立在土地上,虽然看上去还不成规模,略有些稀疏,但映衬着墓园内的古墓以及古老的石狮等,相信建成后将别有一番景象。
2010年7月18日,时任省长罗保铭视察海瑞墓时指出,海口市要将海瑞墓、五公祠、丘浚墓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加大投入,整治周边环境,创新文物展示方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文物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将海瑞墓、五公祠、丘浚墓保护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进行修缮和提升扩建。
打造历史人文体验之旅
海口市文物众多,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仅登记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就有1560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在125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对外开放的国保单位有海瑞墓、五公祠、丘浚故居、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和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据悉,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提出将文物保护事业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以文化促进全市旅游发展。未来5年内,将我市现有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文物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表现历史名人、建筑艺术、历史事件、传统民俗和工艺等进行归类,按类别进行规划建设,开发打造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有韵味海口———历史人文体验之旅。以“故事海口”、“民俗海口”、“名人海口”、“艺术海口”等重点主题打造独具海口特色的文化旅游吸引物,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旅游地标。此外,将全市范围内对外开放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以品牌效应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圈初步形成。
海口以文物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和保护级别高而成为我省文物工作的重点地区。市旅游委总规划师石向荣建议,我市旅游品牌推广应以忠廉文化为主,以丘浚墓、海瑞墓等作为重点,打造全国唯一的以忠廉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基地,整合旅游景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推进旅游线路发展。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