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水上交通计划”中的6条水上巴士线路。 制图\王凤龙
日本的水上巴士。(资料图片)
我国京杭运河上的水上巴士。 (资料图片)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贡
也许千百年前祖先们初见海岛的画面,随血脉传承,一直在记忆的某个角落躺着;也许闯海人眼中,海平面上浮现海口城那一刹那即是永恒……一个历代移民构成的海岛,在航空运输仅二十来年的分流之前,上岛只有一条途径———乘船。
白沙津幻化出了白沙门,南渡江每年携50万吨泥沙冲成了海口城,顺应陆地生活的人们,习惯了陆地看水的单一视角。
直到最近“海口水上交通设想”提上议程,无论其未来是发展旅游观光,还是以水路缓解交通拥堵,它都终将唤醒人们对海口的记忆,换角度审视海口的模样。其实,历史上的海口,原本就是一座舟辑往来的水城。
每一个城市都有她的剪影,这个剪影绝非个人意志,一定是大家公认的标志性建筑或建筑群。然而,有条件的城市会选择有水体映衬的建筑。如此,可能更符合“影”的标准。
早年海口的剪影是由海面看国贸滨海一线建筑,上下各为蓝天碧海,中间有黄金海景大酒店、宝华酒店、帝都帝豪大厦等CBD地段标志性建筑。近年海口的剪影变成了世纪大桥,从西往东拍,大桥横跨市区与海甸岛,巍峨地立于水天之间。
“海口水上交通建设的设想”则通过水上巴士、旅游航线将这些剪影景观串起来,希望通过预留的空间,创造愉悦的空间布局,给这个城市更多“看与被看”的价值。
六条水上巴士航线
“如果有了水上巴士,我去海甸岛赶个饭局,搭乘水上巴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不给陆地添堵。”家住海口美源日月城的黄先生看到有关新闻时,马上跟同事们炫耀临水住家的优势。
海口人大代表杨光、李建强今年提出《关于开通我市水上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建议》后,海口相关部门立刻展开了相关调研。
其实按照2012年底批复的《海口市游艇码头总体规划(2013-2030年)》,海口之西向东就已规划有金沙湾、会展中心、五源河、南海明珠、海口湾、秀英港、海甸溪、美丽沙(含丹娜及白沙门)、东营、如意岛、新溪角、曲口(含曲口及长宁头)共12个游艇码头区。
“照此,海口将长流组团片区、中心城区和江东组团片区通过‘一带’和‘一中心’联系起来。”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一带”指南渡江沿线游艇码头,包括新埠岛、东和、司马坡岛和南渡江张吴村游艇码头。“一中心”指海口湾秀英港游艇码头,依托其水域开放的优势,建设国际游艇码头中心。
于是在码头规划的基础上,海口研究拟开通6条水上巴士、旅游航线。新港航运中心———新埠岛———司马坡岛———龙塘大坝;新港航运中心———万绿园———假日海滩;白沙门———万绿园———假日海滩———会展中心;新埠岛———海口东营———北港岛———曲口;会展中心———金沙湾———盈滨半岛;万绿园———新港航运中心———海甸溪———横沟河———新埠岛。
海口水上巴士将分为公交巴士和旅游巴士和旅游巴士,运营模式上,初步分为水上公交线、水上观光线和小区域航线。水上公交线担负城市公交职能,水上观光线承担游客的运输功能,小区域航线指允许私人游艇等小船在规定航区通行,不能进入公交水域,从而确保水上公交发挥最大效益。
海口水上交通计划
“水上交通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供乘客(游客)上落、船舶停靠的码头设施。”海口交通局人士指出。调研的内地城市中,杭州首开水上公交先河,票价按公交定位,力图打造城市立体交通,缓解上下班高峰道路的拥堵状况。
“但杭州水上交通的公交功能带有明显缺陷,水上巴士不得不像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苏州那样,侧重观光和旅游,公交运输退到为辅的地位。”该人士说。
目前,海口已建成的美源、新埠岛2个国际标准游艇码头,计划建设的丹麦游艇码头等,均为房地产、酒店项目或俱乐部所有,尚无公共游艇码头可供水上交通船舶停靠。
“临水城市发展游艇产业,最重要的是要留出公共码头。”中交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亦在海南召开的大小游艇论坛上多次呼吁。
此外,由于国家尚无出台相应的码头设计规范、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标准等,在协调岸线、海域使用,通航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存在诸多的不便。
在郑炜航看来,公共码头不仅提供乘客(游客)上落功能,更能够让游艇平民化,让公共出航便捷化。码头的设施、背景,还能吸引更多一睹码头风采的人们,或留影,或浪漫餐饮,成为城市的景点之一。
对此,回应人大代表建议的情况汇报中提出,政府部门应投资建设一些面向公众的不同层次的游艇(游船)码头设施,并出台推动公共码头项目建设的扶持政策,为水上交通建设奠定基础。
得到有关部门批准的海口碧海龙腾水上观光公司今年8月着手万绿园、海甸港、西秀海滩几个站点的建设工作。目前万绿园站点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计划中,海口水上交通近期(2013-2017年)主要发展水上旅游巴士,连接景点,船舶配备特色休闲服务。码头设施上充分考虑与沿岸公交线路以及道路的衔接,市民下船后可与公交车“零距离”换乘。
远期(2018-2030年)主要发展水上公交巴士,缓解沿江、滨海路的交通压力。
以水改变城市气质
“当生动的岸线和鲜活灵动的水面重现人们的生活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如今的城市与水已经超越了依存之规,成为生活品质的话题?”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忠在受访时表示,围绕水、利用水可改变城市的气质和风貌。
“海口水上交通计划”中认为海口的水上巴士应该由内河航线做起,探索成功后再推广至海上。
但海口市水务局相关人士指出,海口的内河航线只有南渡江龙潭以下、鸭尾溪等少数河流可以行船,美舍河以及其它20来条主要河流目前都不具备航运条件。
2013年9月,由海口市水务局委托的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海口市蓝线规划(初稿)》完稿,其中指出,海口的河流被人为侵占,破坏了河网水系的完整性;城市湖泊湿地萎缩,城市之肺功能退化;局部地区水污染问题突出,河道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河道渠化严重,滨水景观的美学功能丧失。
《规划》同时认为,海口市河网水系发育较好,水系分布纵横交错,构成以南渡江(干支流)为中心轴,以东寨港水系、江东组团水系、中心城区组团水系、长流组团水系等为两翼的骨干水系格局。除南渡江、海甸溪以外,横沟河、潭览河、迈雅河、道孟河、美舍河、荣山河、五源河等,依然可以发挥其旅游休闲的功能。
海南大学形象学教研室主任徐国定曾将南渡江下游以及海甸溪连成一片,设计了一条需穿过8座大桥的航线景观图,认为今天的海口亟需把太多闲置的旅游资源利用起来。
李忠亦表示,人类最初为了生存而临水安居,后因居住、交通等对用地的占有,做出了背水、离水,甚至灭水的行为。而今生活设施得到满足,人们又再次发现城市之水的宝贵,围绕城市水域的清通流建设,让水承载着重塑生活品质的功能回归。
专家们为海口水系把脉:第一步,进行水岸治理和流域建设;第二步,完善和实现“观水景”“嬉水乐”“亲水情”;第三步,优化临水生活意境,扩大滨水商业活动;第四步,由水面空间利用上升到最大范围的城市水体治理。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