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之南》串起海南人文之美
《海之南》串起海南人文之美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林可婷    2013-12-25

  “人生短暂啊,就像山上过路的鸟。思念漫长啊,就像海里漂泊的船。我的家乡,我的天堂。想着,想着,就要掉下眼泪……”一声懒懒的黎语长调,穿过朦胧烟雨,萦绕在老旧的茅草屋旁,黎家年迈的阿婆,正静坐门前。听有人声,她放下手中的黎锦望来,脸上古老的图腾神秘迷人。

  这是由省委宣传部、华风气象传媒联合制作的7集人文纪录片《海之南》的片头。这部一经央视播出便广受好评的纪录片,没有以人们熟知的碧海蓝天、椰风海韵为切入点,让海南显得更加静谧灵动、宛若处子,一开篇,就拉近、抚平了观众的心。

  发现海南人眼中的海南

  天堂岛、沉香、花梨、人家、滋味、海口、祖宗海,这7个看似没有关联的词语,串起的,竟是人们不曾感知的海南人文之美。

  “这部片子从策划到播出历时4年,观众所看到的内容与最初的策划完全不同。”该片总策划、总撰稿杨晓民是一位有多年纪录片创作经验的诗人、学者。

  杨晓民告诉记者,“原以为海南没有自成一派的文化体系,只是中原农耕文明的末梢与阴影,后来我们发现,海南文化不仅有独特的禀赋和元素,还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方式和演进路径。”杨晓民举例,海南沉香文化曾达到中国香文化的顶峰,花梨木家具也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独树一帜。

  为使片子更接地气,仅《海口》一集,摄制组就耗费了两个多月时间。无数个深入黎村苗寨的白昼和伏案修改脚本的夜晚,摄制组始终向着同一个目标———去发现海南人眼中的海南!

  这是对海南的感恩回馈

  作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黎锦以其在海南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成为了《人家》一集中的主角。海南国家级黎锦纺织技艺传承人刘香兰在受访时展示了精妙的织锦技艺。

  “原本我不想接受采访,但感动于摄制组对海南文化的执着追求,也感受到发扬海南文化的使命所在。”刘香兰说。

  以创作百幅速写《骑楼魂》而受到关注的海南画家刘运良,在《海口》篇章中依然拿着画笔,在骑楼老街寻找那些逝去的记忆。

  “从海口人休闲自在的文化气质中,能感受到他们精神世界的自由。”刘运良说,无论是利用画笔寻找城市记忆,还是用影像重建海南文化版图,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她的感恩回馈。

  大海之南让人心向往之

  “我和室友一起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在她们感叹海南的迤逦风光、深厚底蕴时,我却多次落下泪来。”现就读于吉林某大学的孙红莉告诉记者。

  “《海之南》作为海南迄今为止最好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之一,对海南文化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省委宣传部干部李星良评价,《海之南》比较鲜明地表现了海南文化的特质,用精妙的手法雕刻出了海南文化的标识物,最重要的是,构建了海南文化视角,提升了海南文化自信,使得在中华文化版图中,海南板块有了清晰的面貌。

  “海南之美,其实美在人文,而人文之美,让人心向往之。”孙红莉说。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